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安徽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安徽619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2023-09-25 16:48:52 高考助手网

俗话说“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安徽高考出分后,考生和家长再次面临志愿大考:如何能把拼搏得来的分数运用得当,上如愿大学?此篇攻略帮大家介绍关于安徽619文科能上什么大学,具体可以报考哪些公办大学,以及如何根据分数选择适合的大学。

安徽619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安徽619文科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根据分数选择大学,分为分差法和位次法,我们有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得知,安徽文科619分能上的大学名单有复旦大学(试验班)、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今年安徽619分高考有哪些冲稳保院校名单呢,可以在下面系统一键生成:

聚志愿: 包含院校库专业库和职业库的查询功能,院校库内包含全国30个省份的所有统招院校;专业库内包含本科和专科的所有专业信息,职业库内包含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全部职业信息。内设筛选功能,北京用户可通过筛选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gk.juzhiyuan.com/

二、安徽619分文科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复旦大学(试验班)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26 74
2 复旦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30 49
3 上海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28 58
4 中国人民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21 123
5 南京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18 152
6 浙江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20 138
7 同济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07 403
8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08 378
9 武汉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11 289
10 南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08 372

高考志愿填报的注意事项

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如果能正确把握志愿填报的梯度,就能增加被录取的几率。因此,考生要处理好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以及平行志愿之间的梯度要正确处理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高考志愿填报各批次的第一志愿很重要,特别是一些名牌院校第一志愿满额率高。但这并不能说明二、三志愿就不再重要。

在每年的录取中,总有一部分院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要录取第二志愿,甚至通过调剂、降分才能完成招生计划。因此,不能因为第一志愿满额率高就忽视第、三志愿填报。在各志愿填报时,一定要注意拉开梯度,慎重填报第二、三志愿。如有的本科一批院校,为了提高生源的质量,通过政策规定和志愿分数级差等形式,每年都在第二、三志愿中择优录取部分高分考生。

有些农、林矿、油、师范类,或者边远地区、名气不大的院校,在第一志愿往往也有可能完不成招生计划,需要到第二、三志愿去补录。对于这类院校的志愿填报考生要慎重考虑,不要委曲求全,以免录取后对院校不中意,导致不报到、退学等现象的发生。

(1).2023年安徽高考状元名单是谁多少分

安徽619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2023年安徽高考状元最高分数据暂未公布,待高考成绩排名公布后,本文第一时间同步更新。2022年安徽高考理科状元是陶杨,其最高分725分,文科状元是李唯简、最高分663分;2021年安徽高考理科状元是袁霄,其最高分716分,文科状元是张天行、最高分694分。一、2023年安徽高考状元是谁多少分2023年安徽高考状元暂未公布,本文会持续关注并及时更新。二、2022年安徽高考状元名单安徽的理科状元是来...查看更多

(2).2023年安徽亳州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安徽619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安徽亳州市高考状元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每年高考季,网络上热度最高的话题,永远离不开“高考状元”。安徽亳州市高考成绩放榜时,大家都非常关注今年的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安徽亳州市高考总分为安徽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理科(物理、化学、生物)为300分;文科(政治、历史、地理)为300分。,2033年安徽亳州市高考状元最高分截至目前官方暂未公布任何消息,小编将为大...查看更多

(3).2023年安徽芜湖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安徽619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安徽芜湖市高考状元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每年高考季,网络上热度最高的话题,永远离不开“高考状元”。安徽芜湖市高考成绩放榜时,大家都非常关注今年的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安徽芜湖市高考总分为安徽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理科(物理、化学、生物)为300分;文科(政治、历史、地理)为300分。,2033年安徽芜湖市高考状元最高分截至目前官方暂未公布任何消息,小编将为大...查看更多

(4).2023年安徽马鞍山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安徽619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安徽马鞍山市高考状元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每年高考季,网络上热度最高的话题,永远离不开“高考状元”。安徽马鞍山市高考成绩放榜时,大家都非常关注今年的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安徽马鞍山市高考总分为安徽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理科(物理、化学、生物)为300分;文科(政治、历史、地理)为300分。,2033年安徽马鞍山市高考状元最高分截至目前官方暂未公布任何消息,小...查看更多

(5).2023年安徽铜陵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安徽619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安徽铜陵市高考状元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每年高考季,网络上热度最高的话题,永远离不开“高考状元”。安徽铜陵市高考成绩放榜时,大家都非常关注今年的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安徽铜陵市高考总分为安徽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理科(物理、化学、生物)为300分;文科(政治、历史、地理)为300分。,2033年安徽铜陵市高考状元最高分截至目前官方暂未公布任何消息,小编将为大...查看更多

(6).2023年安徽合肥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安徽619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安徽合肥市高考状元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每年高考季,网络上热度最高的话题,永远离不开“高考状元”。安徽合肥市高考成绩放榜时,大家都非常关注今年的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安徽合肥市高考总分为安徽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理科(物理、化学、生物)为300分;文科(政治、历史、地理)为300分。,2033年安徽合肥市高考状元最高分截至目前官方暂未公布任何消息,小编将为大...查看更多

(7).2023年安徽蚌埠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安徽619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安徽蚌埠市高考状元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每年高考季,网络上热度最高的话题,永远离不开“高考状元”。安徽蚌埠市高考成绩放榜时,大家都非常关注今年的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安徽蚌埠市高考总分为安徽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理科(物理、化学、生物)为300分;文科(政治、历史、地理)为300分。,2033年安徽蚌埠市高考状元最高分截至目前官方暂未公布任何消息,小编将为大...查看更多

(8).2023年安徽六安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安徽619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安徽六安市高考状元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每年高考季,网络上热度最高的话题,永远离不开“高考状元”。安徽六安市高考成绩放榜时,大家都非常关注今年的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安徽六安市高考总分为安徽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理科(物理、化学、生物)为300分;文科(政治、历史、地理)为300分。,2033年安徽六安市高考状元最高分截至目前官方暂未公布任何消息,小编将为大...查看更多

(9).2023年安徽安庆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安徽619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安徽安庆市高考状元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每年高考季,网络上热度最高的话题,永远离不开“高考状元”。安徽安庆市高考成绩放榜时,大家都非常关注今年的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安徽安庆市高考总分为安徽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理科(物理、化学、生物)为300分;文科(政治、历史、地理)为300分。,2033年安徽安庆市高考状元最高分截至目前官方暂未公布任何消息,小编将为大...查看更多

(10).2023年安徽淮南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安徽619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安徽淮南市高考状元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每年高考季,网络上热度最高的话题,永远离不开“高考状元”。安徽淮南市高考成绩放榜时,大家都非常关注今年的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安徽淮南市高考总分为安徽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理科(物理、化学、生物)为300分;文科(政治、历史、地理)为300分。,2033年安徽淮南市高考状元最高分截至目前官方暂未公布任何消息,小编将为大...查看更多

(11).2023年安徽淮北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安徽619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安徽淮北市高考状元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每年高考季,网络上热度最高的话题,永远离不开“高考状元”。安徽淮北市高考成绩放榜时,大家都非常关注今年的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安徽淮北市高考总分为安徽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理科(物理、化学、生物)为300分;文科(政治、历史、地理)为300分。,2033年安徽淮北市高考状元最高分截至目前官方暂未公布任何消息,小编将为大...查看更多

(12).2023年安徽宣城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安徽619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安徽宣城市高考状元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每年高考季,网络上热度最高的话题,永远离不开“高考状元”。安徽宣城市高考成绩放榜时,大家都非常关注今年的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安徽宣城市高考总分为安徽高考总分均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理科(物理、化学、生物)为300分;文科(政治、历史、地理)为300分。,2033年安徽宣城市高考状元最高分截至目前官方暂未公布任何消息,小编将为大...查看更多

三、近几年安徽文科619分录取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复旦大学(试验班)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26 74
2 复旦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30 49
3 上海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28 58
4 中国人民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21 123
5 南京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18 152
6 浙江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20 138
7 同济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07 403
8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08 378
9 武汉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11 289
10 南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08 372
11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0 1468
12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类专业其它)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9 1496
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9 1540
14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1 1310
15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校区)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5 3147
16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8 1621
17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4 1151
18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8 1569
19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3 1165
20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8 1645
21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9 1539
22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4 1108
23 山东大学(只录有志愿考生其它)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8 2826
24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7 1720
25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0 1441
26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5 1891
2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7 1732
28 吉林大学(艺术类专业其它)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9 2696
29 华中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9 1532
3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0 1384
31 上海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2 2195
32 上海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1 1321
33 中国农业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3 2097
34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4 1113
35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6 1825
36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3 1228
37 西南财经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2 3631
38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8 1583
39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5 1860
40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0 2433
41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6 1789
42 西南政法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7 1749
43 苏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2 1237
44 南京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1 1304
45 东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7 1770
46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04 5120
47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3 2110
48 中国海洋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4 2059
49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0 1432
50 华东理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3 2086
51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0 1434
52 深圳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9 2619
53 暨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4 2023
54 陕西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1 2368
55 兰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8 1570
56 华南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1 2337
57 武汉理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8 2782
58 武汉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8 2755
59 首都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0 2521
60 河海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5 1898
61 西南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1 2393
62 东华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7 1709
63 西北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8 2763
64 北京语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1 3849
65 东北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3 2145
66 北京化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8 2818
67 江南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3 3586
68 江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0 2562
69 西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0 2472
70 湖南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1 2325
71 哈尔滨工程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05 4967
72 郑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1 2401
73 北京林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8 2765
74 合肥工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09 4266
75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06 4784
76 中国药科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6 3054
77 安徽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08 4401
7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1 2375
7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7 2873
80 西南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6 3079
81 西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6 1815
82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04 5210
8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6 3045
84 云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8 2770
85 福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3 2092
8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1 2349
87 南昌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1 3872
88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4 2069
89 长安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09 4165
90 中国矿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0 4019
91 南京邮电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05 4994
92 南京审计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8 2816
93 南京审计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0 2511
94 大连海事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7 2839
95 华中农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8 2827
96 南京农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0 2502
97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9 2699
98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2 3670
9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0 2554
1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04 5247
101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05 5055
102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8 2795
103 辽宁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07 4579
104 北京体育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08 4419
105 太原理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04 5137
106 东北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0 4086
107 上海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06 4904
108 浙江工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05 5108
109 海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06 4880
110 南京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09 4300
111 贵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05 5031
112 宁波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2 3643
113 扬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05 4985
114 东北林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04 5132
115 南京林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04 5138
116 中国计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04 5226
117 福建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05 4972
118 同济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24 353
119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27 267
120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08 1181
121 武汉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28 236
122 南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22 397
123 华中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13 858
124 华东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18 572
125 上海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30 213
1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07 1248
127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06 1344
128 厦门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18 575
129 天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16 702
130 东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17 598
131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17 602
13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16 657
133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10 1042
134 中山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20 478
135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09 1121
136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17 597
137 四川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14 769
138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10 1034
139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16 703
140 山东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13 869
141 中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10 1032
142 湖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07 1260
143 重庆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11 992
144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10 1063
145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06 1352
146 吉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09 1088
14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05 1424
148 上海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05 1380
149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09 1109
150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07 1229
151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04 1522
152 苏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08 1205
153 南京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07 1279
154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05 1436
155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06 1317

填志愿技巧:14种退档类型及预防对策

平行志愿填报方式只是扩大了考生院校选择的范围,减轻了家长和考生的心理压力,由于报考信息的不对称,考生家长对招生政策、录取规则和分数使用等方面缺乏经验,容易走入误区或盲区,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造成“高分落榜或遭遇进档后退档”的风险。

高分落榜或达线退档由两方面因素形成:一是政策因素;二是人为因素。主要表现有三种情况:一是考生总分高于院校录取线而没有达到专业线并且不服从调剂;二是高考总分达到相应批次录取线,但相关科目较差或因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而予以退档;三是因各院校投档线的人数都比实际录取的新生多20%,因而投档线上的“边缘生”,很可能遭遇进档后退档的风险。

上线落榜的具体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14种类型:

1.政策性落榜

投档比例暗藏风险:

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全省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例划出,各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1:1.05——1:1.2投档比例,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5%到20%的虚额。一般在省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预防对策:①“边缘生”尽量选择哪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②专业上不要过分挑拣并尽可能服从调剂。③所报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余量。④不能用录取院校的最低分来判断是否能达线。

2.档案材料填写有疑问,填写错误或作假

预防对策:考生填表时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严格按志愿顺序填写;各种材料要真实客观;表格完成后最少核对二次。

3.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所选专业的标准

进档后遭遇退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考生对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中要求的报考资格、学校情况及专业要求等相关内容不了解,盲目填报引起的,志愿填报一定要看清专业报考的条件。

预防对策: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避免误闯“红灯”。

4.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达不到该专业录取要求

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如外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要达到100分;录取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语文成绩达到90分;录取到经济类专业数学成绩至少要达到100分等。一般来说,文史类专业、外语类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对语文、文综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理工类专业对数学、理综科目的成绩要求高一些。医学类专业、对化学、生物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外语、处贸专业,对外语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都有一定要求。

预防对策: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报院校的要求。

5.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最低录取线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如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这种完全凭分数定胜负的办法,就是淘汰低分数的学生。假如你参考最低分,很可能被落选。最低录取分往往就是最后一被录取考生的分数,有时同一所院校的最低(冷门专业与最高(热门)专业间的分数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间。

预防对策:参考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

6.对目标院校“大小年”趋势分析不准确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个学校报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较大,导致录取分数忽高忽低,走势无常。形成“大小年”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所造成的。一般来说,“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但并不绝对,只能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

导致“大小年”现象的因素有:①受上年该校录取分数线的影响;②该校当年招生计划投放量;③宣传力度;④几十万考生志愿填报情况。考生要避免“志愿扎堆”,仅靠简单寻找“大小年”规律作为志愿填报的依据是根本不够的,要各方面的因素,纵横分析,全面考量。

预防对策:①参考该校连续三年录取比例的变化趋势,录取分数高说明是“大年”,录取分数低说明是“小年”。 “大小年”现象是一种人为因素造成的现象,要全面分析,灵活运用。②对上一年新开设的专业,如果录取比率小于1,来年报考人数可能大幅度提高。当年新开设的专业,可能因报考人数不多而遇到“小年”。

7.过高估计自身实力 只选“三热”(地区、院校和专业)

不少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

预防对策:注重对一般院校和相近专业的填报,选好保底院校。

8.不重视提前单独招生院校

单独招生分为单独招生录取院校和自主招生两大类。单独招生院校比较特殊,对考生特长及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尽管招生数量少,但也有不少较好的特色专业。自主招生类院校对考生的要求较高,但对优生群体来说,增加了录取的机率。

预防对策:建议填报此类院校,扩大院校与专业的选择范围。

9.忽视第二批次院校的填报

第二批次院校数量大,有相当一部分不错的专业,其毕业就业情况好于某些第一批次的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专业应予以关注。

预防对策:重视填报好第二批次院校,为考生增加选择的机会。

10.过分重视专业 不服从调剂

这是高分落榜和进档后被退档主要因素

考生专业要求较高或不服从调剂(或不填写),造成进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预防对策:①专业志愿一定要“服从调剂”。因平行志愿的院校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考生专业填报机会增多,相对每个专业填报的考生就会增加,专业容易形成“扎堆”情况。如果考生在填报专业中分数不算高,专业又不服从调剂,就会造成进档后被退档。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组合中,即要敢于填报理想院校,又要填报稳妥又中意的学校,还要有“保底”院校,防止进档后被退档。如果考生的“是否同意调剂”一栏不填写的话,将被视为“不同意”处理。②专业志愿冷热搭配要适度。即使是同一院校不同的专业取分高低,不能全报热门或高分专业,要保持专业志愿间要有3-5分的差距。如对专业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最好填上“同意调剂”。

11.吃不透院校《招生简章》形成死档

有的院校对加分政策只在投档时承认,录取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有的学校规定了专业级差,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时,要减掉一定分差后才能与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有的专业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要求外,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的比例等,这些问题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

预防对策:一是了解院校信息,特别是招生章程、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二是量力而行,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三是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四是选择专业面要宽,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12.没有正确理解高招录取关键环节而退档

平行志愿录取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是:第一个环节是根据学校志愿投档,第二个环节是根据专业志愿录取。第一个环节是第二个环节的前提,只有当你的档案顺利投入志愿学校后,学校才会根据你的专业志愿进行录取。平行志愿可给考生增加选择机会只在第一个环节起作用,与第二个环节没有关系。

如山西一位家长给孩子报志愿,理想专业是金融专业,为了保证专业并增加录取机会,他在平行志愿的前四个学校都选择经济类专业,这类专业招生数不足的学校宁肯空着也不填,而且专业均不服从调剂,而在第五个学校也就是最后一个院校填报了服从调剂。这位家长的想法是,第一个院校进档后如不能被金融专业录取,不服从调剂就会进入第二个院校,如第二个院校还不能录到金融专业就会落到第三个院校,直到第五个院校别无选择时再服从调剂。事实上,这位家长没有把平行志愿投档程序搞清楚,如果该考生符合进档条件被前面任何一个院校投档,经济类专业录取不到又不服从调剂,根本不能进入下面的学校,只能作退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