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安徽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安徽632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2024-06-11 19:47:21 高考助手网

俗话说“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安徽高考出分后,考生和家长再次面临志愿大考:如何能把拼搏得来的分数运用得当,上如愿大学?此篇攻略帮大家介绍关于安徽632文科能上什么大学,具体可以报考哪些公办大学,以及如何根据分数选择适合的大学。

安徽632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安徽632文科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根据分数选择大学,分为分差法和位次法,我们有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得知,安徽文科632分能上的大学名单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试验班)、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今年安徽632分高考有哪些冲稳保院校名单呢,可以在下面系统一键生成:

聚志愿: 包含院校库专业库和职业库的查询功能,院校库内包含全国30个省份的所有统招院校;专业库内包含本科和专科的所有专业信息,职业库内包含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全部职业信息。内设筛选功能,北京用户可通过筛选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gk.juzhiyuan.com/

二、安徽632分文科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清华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42 12
2 北京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37 21
3 复旦大学(试验班)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26 74
4 复旦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30 49
5 上海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28 58
6 中国人民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21 123
7 南京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18 152
8 浙江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20 138

哪些中外合作院校值得报考

1.上海纽约大学

上海纽约大学是一所中外合作的大学,有着工学,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四各不同的方向。学校的图书馆有着两万七千多本图书跟一千六百多张的DVD,有着不错的图书资源。学校还有一个吉祥物,是一个中国麒麟,象征着该学校有着多文化的融合,并且能够和谐的相处。

2.昆山杜克大学

昆山杜克大学,是一所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的综合类中外合作办学,由美国杜克大学和中国武汉大学合作创办,属于非营利性中美合办高校,该校由昆山市人民政府作为合作支持方参与建设,是一所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该校是唯一一所由美国排名前十大学在华创办合作大学。

3.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是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简称为深北莫,创办时间是2016年10月27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并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学和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三方合作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开设9个本科专业,设置11个硕士专业(方向)和2个博士专业授权点。

安徽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名单分数
安徽高考第一名是谁2024年 附往年高考状元分数
安徽历年高考状元是谁及分数多少分
安徽高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成绩
2024年安徽高考状元名单是谁多少分
2024年安徽亳州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安徽芜湖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安徽马鞍山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安徽铜陵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安徽合肥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安徽蚌埠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安徽六安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三、近几年安徽文科632分录取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清华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42 12
2 北京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37 21
3 复旦大学(试验班)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26 74
4 复旦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30 49
5 上海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28 58
6 中国人民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21 123
7 南京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18 152
8 浙江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2 620 138
9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0 1468
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43 606
11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类专业其它)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9 1496
12 华中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41 663
13 华东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46 443
14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9 1540
15 北京理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6 965
16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1 1310
17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40 727
18 厦门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45 487
19 天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9 773
20 东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44 555
21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8 1621
22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4 1151
2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9 778
24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8 1569
25 中山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41 678
26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3 1165
27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8 1645
28 四川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41 666
29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9 1539
30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8 857
31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4 1108
32 山东大学(只录有志愿考生其它)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8 2826
33 山东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8 825
34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7 1720
35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0 1441
36 中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7 885
37 湖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7 933
38 重庆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8 835
39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9 819
40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5 1891
4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7 1732
42 吉林大学(艺术类专业其它)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9 2696
43 吉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5 1050
44 华中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9 1532
4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0 1384
46 上海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2 2195
47 上海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1 1321
48 中国农业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3 2097
49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4 1113
50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6 1825
51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3 1228
52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8 1583
5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5 1860
54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0 2433
55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6 1789
56 西南政法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7 1749
57 苏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2 1237
58 南京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1 1304
59 东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7 1770
60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3 2110
61 中国海洋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4 2059
62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0 1432
63 华东理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3 2086
64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30 1434
65 深圳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9 2619
66 暨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4 2023
67 陕西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1 2368
68 兰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8 1570
69 华南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1 2337
70 武汉理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8 2782
71 武汉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8 2755
72 首都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0 2521
73 河海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5 1898
74 西南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1 2393
75 东华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7 1709
76 西北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8 2763
77 东北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3 2145
78 北京化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8 2818
79 江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0 2562
80 西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0 2472
81 湖南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1 2325
82 郑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1 2401
83 北京林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8 2765
8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1 2375
8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7 2873
86 西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6 1815
87 云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8 2770
88 福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3 2092
8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1 2349
90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4 2069
91 南京审计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8 2816
92 南京审计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0 2511
93 大连海事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7 2839
94 华中农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8 2827
95 南京农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0 2502
9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9 2699
9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20 2554
98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1 618 2795
99 复旦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42 55
100 上海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41 64
101 中国人民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38 91
102 南京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35 126
103 浙江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37 107
104 同济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24 353
105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27 267
106 武汉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28 236
107 南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22 397
108 华东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18 572
109 上海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30 213
110 厦门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18 575
111 东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17 598
112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17 602
113 中山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20 478
114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 安徽 2020 617 597

高考志愿填报流程方法及注意事项详解

学校、地域、专业哪个最重要?

第一是专业

1、专业决定了孩子大学四年需要学习的课程。高中时一门课程不喜欢,就已经痛苦不堪。而若选错专业,可能需要面对的就是几十门不喜欢的课程了。所以不说一定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但至少不能选择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专业。

2、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所要从事的工作及发展前景、工资收入。尤其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孩子,毕业后买房、结婚、生子,需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就更为关键了。举个例子:985/211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硕士毕业,应届生平均工资大致在20万左右,拿到30多万的也大有人在;如果是英语专业,能拿到12万就已经是非常优秀的了。而且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差距会越拉越大。

第二是地域

主要看水土是否适应。

最后是学校

排名靠前的学校是否一定比排名靠后的好?

不一定。地域和专业的影响也很巨大,如北大排名是在厦大之前,但就会计专业而言,厦大却在北大之上。地域方面,如西北大学是211院校,排名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之前,但若是在杭州就业,西北大学的学生未必就比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更有优势。

重点、一本、二本、专科院校的区别在哪?

主要在于学习氛围、教学质量、就业状况等方面,但这些都是隐性的,还得看学生自身的情况,很多专科类院校毕业的学生素质同样很高。不过有两点是最直白的:

一、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考试。有些岗位明确要求只能985/211院校毕业生报考。非此类学生即便再优秀,还是连考试的资格也没有。

二、校园招聘。很多名企、大企业,只在名校招聘。而且这些企业大都不进行社会公开招聘。什么意思?就是如果你所在院校或者专业不是足够优秀的话,你可能连参加这些企业招聘的资格都没有,无论你有多么优秀。

高考发挥失常,是否应该复读?

两种情况:

一、原本能考北大,结果只考了复旦;原本能考浙大结果只考了厦大。也就是,虽然发挥失常,但仍然还在同一档次之内。这种情况,我建议不要复读。首先,这个影响并不大,尤其若是考虑专业和地域的影响,学校之间几个名次的差距并没有多大意义;其次,即便复读一年,也不一定能考的更好;第三,当今社会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瞠目,智能手机、电商、O2O、微信、支付宝、滴滴、共享单车、直播、今日头条、人工智能等等,几乎每三五年就一个大变样。一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早一年步入社会,还能把握更多机会。

二、原本能考985/211院校,结果只考了普通本科;原本能考本科,结果只考了专科。这种情况,我建议复读。

是否应该冒险冲刺排名更高的院校?

若是处在985/211院校和普通一本、一本和二本、本科与专科等线上,就冒险冲一下;如果是同一档次则没必要。同一档次的学校专业更重要,先确保拿到理想的专业。

是否应该选择专业调剂?

如果是为了冲刺更高院校,就应该选择专业调剂;如果不是则不要选,专业是第一位的。

先入校,后调剂。有些孩子认为我可以先报个差一点的专业,等考入大学之后我再申请调到其他好的专业。大学确实是有这样的政策的,但不是你想调剂就能调剂的。首先他有名额限制,其次要看成绩,要知道这样想的人并不止一个,能考入同一所大学,成绩方面都差不多,所以要想实现调剂,并不比高考来的轻松。

志愿填报的方法流程

可分为三步:定专业、划地域、选学校。选学校最简单,在成绩容许的情况下在划定的地域内择优选择即可。难度主要在定专业和划地域两块。

如何选择专业?

选择专业主要就看两点:一是性格倾向;二是家庭条件。家庭条件好,孩子毕业后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选择专业时可以更侧重于孩子的兴趣爱好。如果家庭条件一般,孩子毕业后要靠自己的能力买房结婚。那么,选择专业时就要尽量选择好就业、高收入的专业。

普通家庭孩子,确定专业要考虑哪些因素?

一、目标生活城市。

首先,选择的专业一定要在目标生活城市有发展前景。很多孩子想在毕业后回老家,结果毕业后才发现,自己所读专业在老家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有一些孩子,想考公务员,结果报考时才发现,自己所读的专业在目标生活城市根本没有可以报考的岗位。

其次,目标生活城市决定了孩子需求的最低经济收入。生活城市一旦确定,房贷、车贷、孩子教育、家庭日常开支等数据基本也就确定了。这笔开支是无可避免的。如果孩子所选专业,其就业前景无法满足这一开支,最终就只能放弃专业,跨行业就业。最低经济收入这个数据是可以精准的计算出来的,虽然时间上有一定出入,但仍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

二、专业前景。

该专业能从事的工作岗位有哪些,在目标生活城市应届生平均工资水平,工作五年后的平均工资水平,这些都是可以精准的统计出来的。

三、性格倾向。

四、以上三个因素,选出符合自己要求的专业。

志愿填报有哪些陷阱?

一、父母自认为了解孩子,盲目的替孩子决定。

我们接触过不少家长,很多家长认为自己了解孩子,上来就说我的孩子性格内向、文静,该选择什么专业?结果做完测试,我们和孩子沟通之后发现,其性格完全是外向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相反的情况?主要就是有些家长太过强势,孩子在家中根本就不敢表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在这种环境下的了解,自然不可能准确。

二、父母根据自己的认知,直接替孩子决定。

我们还遇到过这样一些父母,根本不管孩子的想法,直接帮孩子决定。必须要报会计、必须要当老师。我们问“为什么一定要当老师”,“老师好”,“好在哪”,“.......”。连好在哪都不知道,就替孩子决定。这样的家长并不在少数。

各位家长切记,填报志愿一定要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专业。要知道不是读个师范院校就一定能当老师的,学校也会考核、面试。如果孩子本身不喜欢,上大学后不好好学或者性格太过内向,上讲台连话都说不顺,那么又有哪一所学校愿意接受她呢?

三、向老师咨询

老师意见可以参考,但不可依赖。因为从本质上说孩子和老师的目标是违背的。对于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专业;而对于老师而言,有些老师可能更希望孩子选择更好的学校。

四、缺少调查

很多孩子只是听别人说这个专业如何如何好;或者只是稍微百度了一下,就觉得这个专业如何如何好;甚至有的只是在电视剧中看过这个专业多么多么好,然后就盲目的决定了。这是非常危险的,就比如金融、会计、法律、心理学等专业,如果孩子上的只是一个二本类或者专科类的院校,那么真实情况可能与他想象的就要差上十万里了。

五、缺少准备

孩子性格如何、适合的专业有哪些、这些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想去的城市有哪些、这些城市有哪些特色;想去的学校有哪些、这些学校怎么样、选择的专业在这些学校是否有优势等等,这些信息都需要事先调查了解,单靠志愿填报的两天时间根本来不及。

志愿填报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对孩子后续发展的影响之大,可能现在孩子自己都难以想到。但我们长期从事大学生职业发展相关工作,对这一块却最是了解。进入大学后的痛苦迷茫、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无助焦虑,每一年都在真实的上演,我们已经接触过太多太多这样的案例。所以请各位家长务必慎重对待!

最后,祝各位学子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