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安徽高考分数线 > 正文

赣南科技学院在安徽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06-11 22:19:21 高考助手网

一、赣南科技学院在安徽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赣南科技学院在安徽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6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22931名;

2、赣南科技学院在安徽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5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25383名;

3、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在安徽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61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31945名;

4、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在安徽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47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29489名;

5、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在安徽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5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30192名;

6、赣南科技学院在安徽2022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3723名;

7、赣南科技学院在安徽2021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3983名;

8、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在安徽2020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4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9237名;

9、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在安徽2019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41604名;

10、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在安徽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41164名;

赣南科技学院在安徽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二、赣南科技学院在安徽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赣南科技学院在安徽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安徽 理科 本二 468 122931
2022 安徽 文科 本二 505 33723

2、赣南科技学院在安徽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1 安徽 理科 本二 450 125383
2021 安徽 文科 本二 542 33983

3、赣南科技学院在安徽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0 安徽 理科 本二 461 131945
2020 安徽 文科 本二 514 39237

4、赣南科技学院在安徽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9 安徽 理科 本二 447 129489
2019 安徽 文科 本二 518 41604

5、赣南科技学院在安徽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8 安徽 理科 本二 452 130192
2018 安徽 文科 本二 508 41164
赣南科技学院在安徽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赣南科技学院在重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黑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赣南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赣南科技学院在河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赣南科技学院招生计划在贵州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山西高考多少分能上赣南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赣南科技学院招生计划在黑龙江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赣南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赣南科技学院在陕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吉林高考多少分能上赣南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赣南科技学院招生计划在江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赣南科技学院在上海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三、赣南科技学院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赣南科技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江西省人民政府管理、赣州市人民政府举办、江西理工大学支持办学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其前身为创建于2001年的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学校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素有“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红色故都”之美誉的赣州市。学校坐落在章江河畔,依山傍水、宜学宜教,自然环境优美,办学设施先进。校园占地807.6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9.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16.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257.4万元;有建成校内专业实验室118个,教学用计算机3000多台,图书馆藏书87.6万册;各个教学区域以及配套校舍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学校现开设涵盖有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等7大学科门类。聚焦行业和区域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构建了以工为主,多学科相支撑、协调发展、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30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形成了矿业冶金类、机械电气类、电子信息类、建筑土木类、电子商务类、人文艺术类等六大专业集群,打造了工程实训中心、信息计算中心、物理实验中心、商科实训中心等四大公共实验实训平台,以及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