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安徽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合肥师范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5 18:09:23 高考助手网

一、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合肥师范学院

1、2022年安徽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合肥师范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9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87211名;

2、2021年安徽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合肥师范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9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81630名;

3、2020年安徽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合肥师范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1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80468名;

4、2020年安徽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合肥师范学院(中外合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6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27248名;

5、2020年安徽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合肥师范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0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89315名;

6、2021年安徽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合肥师范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6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7850名;

7、2021年安徽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合肥师范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6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2182名;

8、2020年安徽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合肥师范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4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7972名;

9、2020年安徽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合肥师范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3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1319名;

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合肥师范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合肥师范学院在安徽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合肥师范学院在安徽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安徽 2022 理科 本一 499 87211 省政府
安徽 2022 理科 本二 491 96308 省政府
安徽 2022 文科 本一 530 17326 省政府
安徽 2022 文科 本二 523 21689 省政府

2、2021年合肥师范学院在安徽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安徽 2021 理科 本一 497 81630 省政府
安徽 2021 理科 本二 485 92329 省政府
安徽 2021 文科 本一 568 17850 省政府
安徽 2021 文科 本二 560 22182 省政府

3、2020年合肥师范学院在安徽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安徽 2020 理科 本一 518 80468 省政府
安徽 2020 理科 本二 467 127248 省政府
安徽 2020 理科 本二 508 89315 省政府
安徽 2020 文科 本一 545 17972 省政府
安徽 2020 文科 本二 539 21319 省政府
2024年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合肥师范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合肥师范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合肥师范学院招生计划在湖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合肥师范学院招生计划在山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合肥师范学院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合肥师范学院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jwc.hfnu.edu.cn/
合肥师范学院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2024年河北高考多少分能上合肥师范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合肥师范学院招生计划在河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合肥师范学院在江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福建高考多少分能上合肥师范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陕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合肥师范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三、合肥师范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合肥师范学院坐落于“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前身是安徽教育学院,创建于1955年,2007年改建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是全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项目实施单位、“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工程实施高校,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现有锦绣、滨湖、三孝口三个校区,校园面积1295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4亿元,纸质图书近120万册;在职教工1142人,其中正高98人、副高32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二级教授4人、“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0人、省特支计划创新领军人才2人、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省宣传文化领域青年英才1人、省教学名师19人、省级教坛新秀27人。学校现设15个学院,本科专业58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向11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1万8千人;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一流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17个、特色专业8个、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精品线下开放课程34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60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验项目7项;国家、省两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6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示范实验(习)实训中心9个、省级教学团队26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5个、省级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4个,2015年以来获省级教学成果46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14项。我省首个高校足球学院——合肥足球学院设在我校。学校建有中国南方蓝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子信息系统仿真设计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安徽省微波与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魂芯DSP(数字信号处理)产业化研究院、安徽省光电探测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安徽省药食同源天然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平台10个,校级科研机构24个。近五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4项;发表学术论文1830篇;出版著作、教材120部;获国家专利420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11项。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构建“一个全程、两方合作、三线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办学60多年来,培养各类高等专门人才8万余名,培训中小学校长和教师18万人次。近三年,我校学子在“挑战杯”、数学建模、机器人、师范生技能大赛、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省级以上赛事中获奖1000余项,周庆媛、朱金凤、段诗闻、苏超、王帅、蒋一凡、俞圣泽同学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朱金凤同学同时荣获“中国好人”称号;生源质量不断提高,近三年来,省内文理科招生录取分数线均居第二批次首位(师范专业于2020年纳入安徽省第一批次招生);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年均90%以上。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奖、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和“安徽省首批创业学院立项单位”。学校承扬师范办学传统,打造服务安徽基础教育品牌。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专家单位、“安徽基础教育发展联盟”牵头单位;挂设有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指导中心、安徽省教师资格认定中心;与台湾铭传大学合作建立“安徽教育中心”;与合肥市政府共建“合肥基础教育研究院”。学校主动对接服务地方支柱产业,深化产学研合作,重点建设教师教育类、电子信息类、生物医药类学科专业群,着力培育文化产业类、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群。学校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研究所、安徽徽王集团等合作建设“魂芯”DSP实验室、PCB及SMT生产线、蓝莓深加工生产线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与合肥市、临泉县、明光市、金寨县、砀山县、中体产业、安徽国元证券、安徽新华发行集团、联宝电子等合作共建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育人基地180个。学校积极推进国(境)外合作办学,与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美国特洛伊大学、美国东北州立大学、英国桑德兰大学等合作开展“3+1”和“2+2”本科人才培养等中外合作办学(培养)项目;与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大学、马来西亚城市大学等11个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学生交流和教师互派;与台湾地区铭传大学合作共建刘铭传学院,与台湾地区义守大学开展学生交流活动。学校积极构建“爱满天下,知行合一”的校园行知文化,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挂设我校,暑期教师进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