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安徽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景德镇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5 19:17:31 高考助手网

一、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景德镇学院

1、2022年安徽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景德镇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7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18307名;

2、2022年安徽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景德镇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0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95026名;

3、2021年安徽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景德镇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5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22508名;

4、2021年安徽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景德镇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4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95828名;

5、2020年安徽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景德镇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4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97004名;

6、2022年安徽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景德镇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1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7412名;

7、2021年安徽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景德镇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5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7857名;

8、2021年安徽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景德镇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1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5591名;

9、2020年安徽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景德镇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2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8998名;

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景德镇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景德镇学院在安徽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景德镇学院在安徽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安徽 2022 理科 本二 472 118307 省政府
安徽 2022 理科 专科 406 195026 省政府
安徽 2022 文科 本二 514 27412 省政府
安徽 2022 文科 专科 479 53299 省政府

2、2021年景德镇学院在安徽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安徽 2021 理科 本二 453 122508 省政府
安徽 2021 理科 专科 348 195828 省政府
安徽 2021 文科 本二 551 27857 省政府
安徽 2021 文科 专科 513 55591 省政府

3、2020年景德镇学院在安徽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安徽 2020 理科 本二 466 127972 省政府
安徽 2020 理科 专科 349 197004 省政府
安徽 2020 文科 本二 527 28998 省政府
安徽 2020 文科 专科 497 53648 省政府
2024年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景德镇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景德镇学院在海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景德镇学院在河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景德镇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景德镇学院在湖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景德镇学院在浙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海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景德镇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景德镇学院在福建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山东高考多少分能上景德镇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景德镇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景德镇学院招生计划在山东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景德镇学院在青海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三、景德镇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学校概况发布时间:2021-09-16 ?  景德镇学院坐落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闻名的千年瓷都——江西省景德镇市,是一所多科性全日制公办地方本科院校。其前身为景德镇教育学院,创建于1977年,2013年升格为景德镇学院。  学校现有规划用地面积2025亩,一期建设用地1031亩,一期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设有10个教学二级学院,本科招生专业30个。各类在校生10012人,教职工680人,其中专任教师454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66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359人(其中博士41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和省级人选、“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级艺术大师、省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各类人才80人。拥有纸质图书112.37万册,镜像电子图书51.8万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799.37万元。现有实验实训场所20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63个。  学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构建了以教师教育为基础,以陶瓷艺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构筑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学校现有省级以上学术平台10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及在线开放课程16门。学校拥有世界陶瓷领域唯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瓷文化传承基地”“全国青少年陶艺培训基地”等10个省级以上学术平台,教师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50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省级项目386项),发表学术论文1892篇(其中核心期刊237篇),获得专利授权329项,出版专著66部。2020年学校立项国家、省厅级课题40余项,获江西省第七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出版学术文库专著2部、教材1部。生命科学科普教育基地、航模与工程技术中心、汽车实训中心获批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陶瓷鉴证溯源重点实验室、航空零部件制造及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获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有新进展,2个团队获得市科技局“陶瓷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  2019—2020学年,在校学生参加国家级学科竞赛获奖55项,省部级学科竞赛获奖99项,总数154项。其中,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赛区发明制作类本科组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第五届“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第六届“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在江西省高校“红色走读”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在共青团中央主办的“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学校始终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导向,积极策应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弘扬“自强不息、泽土惠民”的校训精神,秉持“知行合一、守正创新”的办学理念,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办人民满意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