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北京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央财经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3-09-10 05:38:41 高考助手网

一、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央财经大学

1、2022年北京高考(不限)类考生上中央财经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3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186名;

2、2022年北京高考(不限)类考生上中央财经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4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533名;

3、2022年北京高考(物)类考生上中央财经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4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850名;

4、2021年北京高考(不限)类考生上中央财经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3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074名;

5、2021年北京高考(不限)类考生上中央财经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3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244名;

6、2021年北京高考(物)类考生上中央财经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4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665名;

7、2020年北京高考(不限)类考生上中央财经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3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103名;

8、2020年北京高考(不限)类考生上中央财经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4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269名;

9、2020年北京高考(物)类考生上中央财经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4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818名;

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央财经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中央财经大学在北京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中央财经大学在北京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北京 2022 综合 不限 本科 636 4186 教育部
北京 2022 综合 不限 本科 642 3533 教育部
北京 2022 综合 本科 649 2850 教育部

2、2021年中央财经大学在北京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北京 2021 综合 不限 本科 631 4074 教育部
北京 2021 综合 不限 本科 639 3244 教育部
北京 2021 综合 本科 645 2665 教育部

3、2020年中央财经大学在北京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北京 2020 综合 不限 本科 636 4103 教育部
北京 2020 综合 不限 本科 643 3269 教育部
北京 2020 综合 本科 648 2818 教育部

(1)、2023年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央财经大学(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查看更多

(2)、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对比 谁将更胜一筹

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央财经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财经类近几年一直都是非常热门的专业,随着近几年经济发展金融行业的就业前景非常不错,财经类也成为学生们最受欢迎的专业。我国的财经类大学将近52所,其中上海财经和中央财经是财经类的天花板。一、学校的创办时间对比(一)上海财经大学的创办时间:1917年,前身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二)中央财经大学的创办时间:1949年,前身为中央税务学校。分析比较:上海财经大学的创办时间比中央财经大学早32年,...查看更多

(3)、上海财经大学与中央财经大学哪个更好

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央财经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上海财经大学与中央财经大学是目前国内最好的财经类大学。关于哪所学校更好的问题,我整理了两所学校的资料数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方便大家进行比较,从而做出最优的选择。一、学校的办学层级对比(一)上海财经大学的办学层级:上海财经大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和上海市共建的教育部主管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二)中央财经大学的办学层级: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共建的教育...查看更多

(4)、中央财经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 ,水平怎么样

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央财经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中央财经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相信很多同学都对中央财经大学是不是双一流大学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也想了解中央财经大学的综合实力以及水平是怎样的。下面小编整理了中央财经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参考。一、中央财经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根据教育部2017年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可知,目前我国一共有36所双一流A类大学、6所双一流B类大学、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根据这份名单查证后发现:中央财经大学...查看更多

(5)、中央财经大学是属于什么档次的大学,什么级别

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央财经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中央财经大学怎么样,什么级别,不了解中央财经大学的高三考生,想必都会产生这些疑问。本文将为大家深度解析:中央财经大学的档次级别、办学水平等信息,看完后你将会明白“中央财经大学在全国的认可度及知名度高低”。一、中央财经大学属于什么档次的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位于北京市,目前被教育部评为双一流、211大学、国家重点大学、中央部属大学、具有保研资格的大学、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高校、双万计划高校。从教育部官方给的这...查看更多

(6)、中央财经大学是985还是211学校,特色专业有哪些

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央财经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中央财经大学不是985,是211。中央财经大学简称中央财大、中财大、中财、央财,位于中国首都北京。一、中央财经大学是985还是211根据全国985和211大学名单可知:中央财经大学不是985大学,而是211大学。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其中北京有26所211大学,8所985大学,目前985和211大学建设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1、北京211大学名单(26所)序号学校名称1...查看更多

(7)、2023年中央财经大学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王牌+特色专业)

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央财经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中央财经大学最好的专业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劳动与社会保障、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工程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心理学、社会学、投资学、金融工程、税收学、国民经济管理、电子商务、行政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统计学、法学等。一、中央财经大学专业排名及最好的专业名单序号评级名称数量专业/学科名称1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应用经济学2全国第四...查看更多

(8)、中央财经大学2023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附专业招生人数)

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央财经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高考志愿填报前,家长和考生必须要提前了解意向学校的招生计划和专业,2023年的中央财经大学招生计划和人数暂未公布,下面是中央财经大学2022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可供2023级考生参考。一、中央财经大学在安徽的招生计划1、中央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在北京2022年高考综合招生计划人数为22人;2、中央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类专业在北京2022年高考综合招生计划人数为6人;3、中央财经大学法学专业在北...查看更多

(9)、中央财经大学最低分数线录取是多少(2022年各省最低位次和分数线)

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央财经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一、中央财经大学最低分数线录取是多少1、2022年中央财经大学在重庆历史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1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559;2、2022年中央财经大学在湖北物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09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5875;3、2022年中央财经大学在广东历史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7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954;4、2022年中央财经大学在甘肃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4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460;5、20...查看更多

(10)、2023年中央财经大学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有哪些(附专业名单)

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央财经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一、中央财经大学招生专业有哪些中央财经大学开设的专业有:税收学、保险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政治、社会学、汉语言文学、英语、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等,具体完整专业见下表。二、中央财经大学招生专业一览表中央财经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序号专业名称专业大类专业类型1经济学经济学类...查看更多

(11)、中央财经大学是几本院校,是一本还是二本大学

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央财经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中央财经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在全国基本上也是第一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中央财经大学是一本大学。一、中央财经大学简介中央财经大学(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简称中央财大、中财大,位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985工程优势学...查看更多

(12)、中央财经大学怎么样(口碑评价好不好)

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央财经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高考填报志愿时,中央财经大学怎么样、好不好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下面小编整理有关中央财经大学口碑评价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一、中央财经大学口碑评价好不好1、财大我经常去,环境不错。这所学校比较厉害,人才辈出而且走政界或金融界的人比较多,财大的校园很干净,平日里人并不多。2、中财是应用经济学特色比较突出的,金融、财政、国贸等,都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尤其金融学,在银行届广有名气,并以就...查看更多

三、中央财经大学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共建的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49年11月6日,创办之初由财政部主管,历经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经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等发展阶段,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由财政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5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6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首批建设高校,2012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长期以来,学校秉持“忠诚、团结、求实、创新”的校训,传承“求真求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14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学校总占地面积1027165平方米,其中学院南路校区占地面积141962平方米,沙河校区占地面积789798平方米。截至2021年9月底,全校教职工1821人,其中专任教师1128人。教授36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09%,副教授47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2.29%;具有博士学位者96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5.82%。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10128人,硕士研究生5652人,博士研究生854人,留学生414人,成人教育学生3493人。学校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学科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设有53个本科专业,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拥有8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和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和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拥有应用经济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和会计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工商管理、统计学一级学科,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世界经济二级学科和经济信息管理、跨国公司管理交叉学科等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和法律等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商管理、会计、法律等3个专业学位于2010年获批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全国保险、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我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北京市级精品课程17门,6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先后获得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4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首批5个试点项目之一“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拥有国家金融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精算研究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财经研究基地和首都互联网经济发展研究基地,北京高校************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和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老一代教师中,著名经济学家和学者陈岱孙、崔敬伯、崔书香、李宝光、刘光第、胡中流、李天民、张玉文、闻潜、姜维壮、魏振雄、王佩真、侯荣华、李继熊等先后在校任教,其中一些老教授仍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学校先后有45人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在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学校拥有“*”哲社科领军人才2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支持人才”等各类杰出人才。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7个。近年来,学校着力在全球范围内平台式引进大批海外优秀人才,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学院领导和学术带头人,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劳伦斯·克莱因、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罗伯特·恩格尔、埃里克·马斯金、罗杰·迈尔森等担任学校学术委员、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为学生授课。作为我国经济学、管理学学科领域的重要科研创新基地,学校充分发挥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2016年以来,学校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7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85项。学校举办的各类论坛和高水平国际研讨会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进入新世纪,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需求的新形势,学校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设立了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