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北京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吉林建筑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5 00:50:21 高考助手网

一、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1、2022年北京高考(物)类考生上吉林建筑科技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2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6905名;

2、2021年北京高考(物)类考生上吉林建筑科技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0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6560名;

3、2020年北京高考(物)类考生上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原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长春)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4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5724名;

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吉林建筑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在北京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在北京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北京 2022 综合 本科 429 36905 省教育厅

2、2021年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在北京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北京 2021 综合 本科 402 36560 省教育厅

3、2020年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在北京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北京 2020 综合 本科 449 35724 省教育厅
2024年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吉林建筑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招生计划在陕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在北京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在吉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在辽宁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海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吉林建筑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招生计划在天津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在浙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吉林高考多少分能上吉林建筑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吉林建筑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jwc.jluat.edu.cn/index/mainUI.xhtml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三、吉林建筑科技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以本科教育为主、兼有专科教育、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面向全国招生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12,022人。 学校始建于2000年6月,曾用名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2017年被批准为吉林省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吉林建筑科技学院。2019年以来获得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吉林省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吉林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吉林省社会组织5A级单位、长春市文明校园称号,在全国2021年民办大学排名中名列第16位。 学校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校园占地总面积80万㎡,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文化活动中心等教学、实训场馆和标准化公寓总建筑面积45万㎡,资产总值近1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1.22亿元;馆藏纸质文献总量88.4万册、电子图书72.6万种、中外文纸质期刊169种,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条件充沛。 学校设有建筑与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数字建造学院、管理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外语学院等12个学院,开设本科专业40个,专科专业8个,分布于“工、管、艺、文”四大学科门类。 现有专任教师676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50.3%,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79.59%;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吉林省跨世纪学科学术带头人、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优秀教师等各类高层次专家、学者23名;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 学校拥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十二五”特色专业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级高等教育研究基地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5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金课”共9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优秀课程29门,省级校企合作开发立项建设课程1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2门,省级学科育人示范课程2门,省级重点立项建设教材1部。 建有9个校内产学研一体化平台,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重点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基地,1个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校内实验室151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17个。 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研项目6项、国家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4项、省级应用型专业(群)校企合作综合改革项目17项、省级教研项目37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奖118项,省级优秀教材三等奖3部。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60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8项;授权专利485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其中SCI、EI等高水平论文200余篇。 学校坚持******办学方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突出,获得吉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获得吉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奖、国家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奖、国家教育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多项奖。取得吉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吉林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优秀等级。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博尔顿大学、提赛德大学、美国中央华盛顿大学、波特兰州立大学、堪萨斯州立大学、爱尔兰卡洛理工大 学、韩国水原大学、意大利福贾美术学院等十多所国外知名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和学术交流关系,在师资培训、联合培养、学生交换、学术交流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积极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学校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办学理念,坚持“质量一流、管理一流、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的办学目标,致力培养“面向城乡建设、运行和管理领域,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培养适应生产一线、专业技能扎实、善于实践创新的应用型人才”,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英语、电子设计、结构设计、BIM毕业设计、挑战杯大赛、大学生艺术展演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社会实践等课外学术和科技作品竞赛中赢得多项大奖、金奖和银奖。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位居省内高校前列,20年来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了3万余名专业技术人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赞誉。 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本科教育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搞创新,脚踏实地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