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北京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计量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7 12:55:04 高考助手网

一、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计量大学

1、2022年北京高考(不限)类考生上中国计量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1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3353名;

2、2022年北京高考(物)类考生上中国计量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3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9644名;

3、2021年北京高考(化)类考生上中国计量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0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3997名;

4、2021年北京高考(不限)类考生上中国计量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1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2100名;

5、2021年北京高考(物 或 化 或 生)类考生上中国计量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1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1456名;

6、2021年北京高考(物)类考生上中国计量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2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0111名;

7、2020年北京高考(物)类考生上中国计量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2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2867名;

8、2020年北京高考(化)类考生上中国计量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2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2668名;

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计量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中国计量大学在北京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中国计量大学在北京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北京 2022 综合 不限 本科 513 23353 省政府
北京 2022 综合 本科 533 19644 省政府

2、2021年中国计量大学在北京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北京 2021 综合 本科 501 23997 省政府
北京 2021 综合 不限 本科 513 22100 省政府
北京 2021 综合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17 21456 省政府
北京 2021 综合 本科 525 20111 省政府

3、2020年中国计量大学在北京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北京 2020 综合 本科 524 22867 省政府
北京 2020 综合 本科 525 22668 省政府
2024年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计量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计量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招生计划在甘肃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辽宁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计量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在江苏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中国计量大学招生计划在陕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内蒙古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中国计量大学招生计划在湖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三、中国计量大学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中国计量大学是一所以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为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学校前身是1978年由国家计量总局创建的杭州计量学校,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中国计量学院,2016年更名为中国计量大学,2019年成为浙江省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建大学和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学校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建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设有19个学院(部、中心)。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1.6万余人、研究生3600余人。在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分类评价中,连续四年位列多科性教学研究型高校、硕士培养高校第一名,2020年列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硕士点高校第一。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7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近70%。拥有共享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国家级人才20余人次,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151人才重点资助人选等省部级人才50余人次。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浙江省高校教学团队5个,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5个,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4个。学校现有国家质检中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近40个。建有质量发展研究院、制造强国与标准化战略研究院、浙江自由贸易标准化研究院、应急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诗路文化高等研究院、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院、环境与健康科学研究院、精密测量与智能制造工程研究院等。中国计量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建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计量法治研究基地、ISO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杭州)、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浙江)基地、国家认证认可教育培训基地、全国工业自动化人才认证培训基地、国际法制计量组织培训中心(杭州基地)等高水平行业人才培养基地。工程学学科、化学学科、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浙江省一流学科10个。学校发挥行业办学优势,服务创新驱动战略,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100余项。近五年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800余项,发表高水平收录论文29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500余项,主持或参与制修订标准130余项。学校秉承“精思国计、细量民生”的校训,坚持“计量立校、标准立人、质量立业”的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适应国家质量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国家级一流专业9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19个,省级优势专业7个、省特色专业12个,通过全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7个,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7门,浙江省一流课程79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级、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4个,浙江省产教融合示范基地2个。12门示范课程、6 项教学研究项目、2个示范基层教学组织、1个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成功立项第一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项目。获得全球首届唯一的“标准化高等教育奖”,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20项。2007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回访。学校全面落实“实践育人”。近五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奖399项、省奖2875项,其中“挑战杯”获国家级奖项19项;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级奖项47项,总成绩连续多年排序全国前列、浙江第一,2018年获本科组最高奖Matlab创新奖。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高校学科竞赛评估中排名65位,2020年排名浙江省属高校第5位。近五年学生申请并获授权各类专利690项;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6项、省一等奖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