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想要报考清华大学的考生和家长一定想知道清华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口碑如何。为了让考生和家长有一个全面对清华大学的了解,高考助手网小编整理了一些清华大学基本资料和清华大学的口碑评价,供各位考生参考,希望能帮助到考生和家长。
一、清华大学口碑评价怎么样
1.跟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旅游,我们租了自行车,很方便。进门时,门卫直接就给我们开门了,还对我们笑眯眯,特别温馨。校园里参观的人很多,虽是理工科的院校,但人文气息很浓,景色也不错。我们去的那天北京的天特别蓝,所以我们逛得也狠开心。最后大家一致觉得:清华很赞!
2.清华大学的饭堂是出了名的大,里面最便宜的花个3元钱也能吃的饱了。建筑物方面,有很多西化的建筑。
3.一个非常好的大学,单单作为一个游览者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景点。氛围非常好,充满了知识和平和的气息。多元化的建筑,绿树草坪,湖里的荷花,还有青年学子的朝气,都非常美。
4.我想,但凡中国人,都有清华北大梦,清华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最美丽校园之一,校园环境很好!土木水利是最高分的,清华百年校庆能看出来清华的实力和地位!清华本科的待遇不错的,进来了就知道清华的好!
5.学校很大,从西门走到东门,东南门怎么也得小半时,而且门也很多,进出很方便.学校可以参观浏览,西墙外停满了旅游大巴.这些年修建的变化很大,学习气氛浓欲,感觉越来越气派.园里绿树丛丛,小桥流水,小岛上还养了可以观赏的小孔雀,夏天池里到处开满荷花,景色怡人.炎炎的夏日还是避暑的好地方.。
6.清华大学,百年老校,中国知名大学,学校很大,5000多亩地,从南到北没有50,60分钟走不出去。清华环境非常好,空气清新,夏天的晚上校内温度要比外面凉快的多。是全球最美大学里亚洲唯一入选的。
7.清华大学很漂亮,也很大气:绿化率很高,银杏树等珍贵数种很多,还有樱花园;动物物产也丰富,有孔雀园,这在大学校园很少见;人文氛围更不用说,顶尖的理科学子云集,现在面向综合性大学发展,所以文科也逐渐加强,这些都是其他校园所不可比拟的,说到底毕竟是清华么,牛
8.校园很大,很清静也很古朴。我愿意经常到这里走一走感受一种氛围。经常会有人过来拍婚纱照呢,清华的饭菜价格挺便宜的。
9.清华大学的建筑挺好,说实在的看起来那是相当的牢固,而且每栋教学楼的房子设计的还不一样,很有特色,真不愧是清华大学的风范。
10.亚洲最美的大学校园还是不虚此名的。最喜欢秋天的银杏路。工字厅附近也很棒。
二、清华大学特色专业名单
序号 | 评级名称 | 数量 | 专业/学科名称 |
---|---|---|---|
1 | QS2021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 14 | 地理学、生物科学、数学、化学、物理学与天文学、统计与运筹学、建筑学、机械核航空制造工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化学工程、电气和电子工程、结构和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
2 | U.S.News世界大学学科 | 11 | 物理、化学、计算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土木、纳米科学、能源、电子电气、化工、工科类 |
3 |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 | 21 | 设计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核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建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力学、生物学、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
4 |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 | 8 | 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土木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数学、法学 |
5 |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 | 8 | 美术学、艺术学理论、生物医学工程、新闻传播学、外国语言文学、社会学、政治学、应用经济学 |
6 | 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 1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三、清华大学简介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逐步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学校先后恢复或新建了理科、文科、医学学科和经济管理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成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在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开展“双一流”建设,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
面向未来,清华大学将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坚持“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和“人文日新”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持续深化改革与“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奋力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