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福建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福建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06-15 12:39:15 高考助手网

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福建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福建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663名;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福建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1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674名;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福建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51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909名;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福建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51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160名;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福建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6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584名;

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福建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4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671名;

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福建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56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628名;

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福建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27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584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福建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福建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福建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福建 历史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12 663
2022 福建 物理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51 909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福建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1 福建 历史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11 674
2021 福建 物理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51 1160

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福建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0 福建 理科 - 本科 668 584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福建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9 福建 理科 - 本一 645 671

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福建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8 福建 理科 - 本一 656 628
2018 福建 文科 - 本一 627 58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福建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计划在江苏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青海高考多少分能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山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河北高考多少分能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计划在内蒙古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辽宁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海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重庆高考多少分能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福建高考多少分能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西北工学院、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华北大学工学院、云南大学、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并经过两次调整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所在地北京,分为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占地3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70余万平方米。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3年入选首批“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第十六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以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发展愿景目标。  近年来,学校着力提升办学境界和格局,大力促进空天信融合发展的学科态势,持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推动科研创新转型发展,务实开展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合作,大力推进办学条件和民生改善,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综合办学能力和核心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