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福建高考填志愿 > 正文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在福建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原创)

2024-06-16 04:58:03 高考助手网

一、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招生计划专业代码和人数

1、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的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2、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3、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的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4、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5、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的商务英语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1人;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在福建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原创)

二、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在福建的招生和人数代码

1、2022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3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建筑室内设计 福建 2022 / 专科 001 1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物理
大数据与会计 福建 2022 / 专科 002 1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物理
建筑室内设计 福建 2022 / 专科 001 1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历史
大数据与会计 福建 2022 / 专科 002 1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历史
商务英语 福建 2022 / 专科 003 1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历史

2、2021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3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建筑室内设计 福建 2021 / 专科 001 1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物理
大数据与会计 福建 2021 / 专科 002 1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物理
现代物流管理 福建 2021 / 专科 003 1 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物理
建筑室内设计 福建 2021 / 专科 001 1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历史
工程造价 福建 2021 / 专科 002 1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历史
大数据与会计 福建 2021 / 专科 003 1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历史
国际经济与贸易 福建 2021 / 专科 004 1 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历史

3、2020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3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建筑室内设计 福建 2020 / 专科 01 1 - 理科
会计 福建 2020 / 专科 02 1 - 理科
物流管理 福建 2020 / 专科 03 1 - 理科
建筑室内设计 福建 2020 / 专科 01 1 - 文科
工程造价 福建 2020 / 专科 02 1 - 文科
会计 福建 2020 / 专科 03 1 - 文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福建 2020 / 专科 04 1 - 文科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在福建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在陕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在甘肃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www.lszjy.com/113/list.htm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在湖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王牌+特色专业)
2024年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三、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最新学校简介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全日制综合性高职院校,前身是1910年处州知府萧文昭创办的处州种植学堂,2000年12月,由原浙江林业学校和浙江丽水商业学校合并升格组建而成。现为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浙江省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浙江省数字校园示范学校。2020年成功入选浙江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林业技术、会计两个专业群入选浙江省高水平建设专业群(A类)。学校本部占地470亩,开发区绿谷校区占地35亩,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9000余人,教职工507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教师138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等高层次人才60余人。学校设有林业科技、建筑与设计、机电工程、会计、工商管理、旅游与贸易、继续教育(生态与经济)、马克思主义学院8个二级学院,31个专业。现有国家林草局重点建设专业1个、国家骨干专业4个,省级双高专业群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