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甘肃高考分数线 > 正文

2024年甘肃570理科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2024-04-21 03:15:15文/ 高考助手网

俗话说“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甘肃高考出分后,考生和家长再次面临志愿大考:如何能把拼搏得来的分数运用得当,上如愿大学?此篇攻略帮大家介绍关于甘肃570理科能上什么大学,具体可以报考哪些公办大学,以及如何根据分数选择适合的大学。

2024年甘肃570理科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甘肃570理科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根据分数选择大学,分为分差法和位次法,我们有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得知,甘肃理科570分能上的大学名单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族班)、同济大学(中外合作)、武汉大学(民族班)、上海财经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市)、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大学(青岛市)、大连理工大学,今年甘肃570分高考有哪些冲稳保院校名单呢,可以在下面系统一键生成:

聚志愿: 包含院校库专业库和职业库的查询功能,院校库内包含全国30个省份的所有统招院校;专业库内包含本科和专科的所有专业信息,职业库内包含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全部职业信息。内设筛选功能,北京用户可通过筛选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gk.juzhiyuan.com/

二、甘肃570分理科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族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2 1533
2 同济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9 1714
3 武汉大学(民族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7 2541
4 武汉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4 1406
5 南开大学(化学类专业其它)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5 1950
6 南开大学(津南区)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2 1533
7 华中科技大学(民族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2 2973
8 上海财经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55 3663
9 哈尔滨工业大学(民族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1 3057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2 2973
11 北京理工大学(民族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9 2372
12 北京理工大学(单列专业)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9 1714
13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2 1533
14 西安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55 3663
15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1 2223
16 厦门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56 3556
17 厦门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8 2459
18 天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2 1533
19 天津大学(南开区)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2 1533
20 东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3 1461
21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6 1895
22 中山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3 2092
23 中山大学(深圳市)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5 1950
24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1 2223
25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3 1461
26 四川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1 3057
27 首都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8 2459
28 山东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56 3556
29 山东大学(青岛市)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58 3330
30 湖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55 3663
31 重庆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57 3448
3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6 2634
33 大连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57 3448

高考成绩和排名哪个重要

分数是排名的基础,没有好的分数,排名也不会靠前的,但如果考生的成绩普遍高,你就是考了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也不定能进入好的大学。

没有什么比分数更重要的

对于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我认为没有什么比分数更重要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在取得可喜的理想成绩之后才能去看排名。如果说成绩是高考载体的话,排名只不过是佐证成绩的形式而已。比如说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家长和考生首先查询的是成绩。如果成绩好,才能想起查询排名,否则查询排名就沒有实际意义了。

分数是基础,在分数的基础上看排名

没有一定的分数,达不到分数线不说,过不了提档分数线,什么都是白扯。达到一定的分数后,就要看排名了。

说白了,还是分数的排名。所以,还是分数重要,分数才是命根子。没有好分数,哪来的排名的资格。

甘肃省2023年高考前100名 今年高考状元是谁
甘肃高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成绩
甘肃历年高考状元是谁及分数多少分
2023年甘肃高考状元名单是谁多少分
2023年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甘肃陇南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甘肃嘉峪关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甘肃天水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甘肃武威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甘肃庆阳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甘肃金昌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甘肃白银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三、近几年甘肃理科570分录取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族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2 1533
2 同济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9 1714
3 武汉大学(民族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7 2541
4 武汉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4 1406
5 南开大学(化学类专业其它)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5 1950
6 南开大学(津南区)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2 1533
7 华中科技大学(民族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2 2973
8 上海财经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55 3663
9 哈尔滨工业大学(民族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1 3057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2 2973
11 北京理工大学(民族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9 2372
12 北京理工大学(单列专业)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9 1714
13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2 1533
14 西安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55 3663
15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1 2223
16 厦门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56 3556
17 厦门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8 2459
18 天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2 1533
19 天津大学(南开区)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2 1533
20 东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3 1461
21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6 1895
22 中山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3 2092
23 中山大学(深圳市)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5 1950
24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71 2223
25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83 1461
26 四川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1 3057
27 首都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8 2459
28 山东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56 3556
29 山东大学(青岛市)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58 3330
30 湖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55 3663
31 重庆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57 3448
3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66 2634
33 大连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2 557 3448
34 武汉大学(少数民族)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85 2243
35 华中科技大学(少数民族)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76 2887
36 哈尔滨工业大学(民族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66 3767
37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74 3067
38 北京理工大学(民族班)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77 2809
39 天津大学(其它)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61 4258
40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83 2363
4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79 2666
42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59 4479
43 四川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79 2666
44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74 3067
45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69 3487
46 首都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69 3487
47 山东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71 3304
48 山东大学(青岛市)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71 3304
49 中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70 3403
50 湖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69 3487
51 重庆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73 3132
5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80 2583
5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州市)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66 3767
5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66 3767
55 吉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58 4596
56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60 4385
57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57 4702
58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56 4845
59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56 4845
60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1 562 4161
61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84 3421
62 中山大学(珠海市)(少数民族)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84 3421
63 西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59 6222
64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85 3340
65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62 5854
66 湖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82 3607
67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65 5443
6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州市)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80 3804
6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80 3804
70 吉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75 4279
7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70 4877
72 上海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65 5443
73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74 4386
74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73 4507
75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73 4507
76 南京理工大学(武器类专业其它)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70 4877
77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71 4742
78 苏州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63 5723
79 东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61 5974
80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62 5854
81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67 5230
82 华东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64 5570
83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77 4083
84 深圳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61 5974
85 暨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55 6774
86 暨南大学(珠海市)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55 6774
87 北京工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61 5974
88 河海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55 6774
89 河海大学(常州市)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55 6774
90 西南交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56 6624
91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55 6774
92 重庆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66 5328
93 河北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 甘肃 2020 558 6342

如何设置高考志愿填报梯度?

高考志愿梯度是指在高考录取各批次中院校志愿及专业志愿从高到低拉开档次所形成层次阶梯。

通常来说是指第一个志愿院校与第二个志愿院校之间梯度关系,也可以说是同一个志愿院校不同专业之间的录取分数差或者是批次与批次之间的分数差。

一、高考志愿梯度的种类及作用

高考志愿梯度包括院校梯度、专业梯度、批次梯度,过去大家对前两种志愿梯度考虑的较多,而对批次梯度考虑的较少。

1.批次梯度

批次梯度是指填报各批次志愿时,对不同批次志愿的策划和设计上要有梯度,使所填报的各批次志愿之间相互衔接。

从2015年起,教育部要求三个专项计划招生(国家级贫困专项、高校农村专项、地方贫困专项)要实行单报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即在提前批和本一批之间设立一个单设本科批次。

目前多数省高考录取批次设置为六个批次(提前批、单设批、本一批、本二批、本三批、高职专科批)。这六个批次互不影响、互不交错,是各自独立的过程。省级招办严格按照批次和考生所填报的志愿进行提档,实行批批清、上不清下不接的录取过程。

即先提取填报了提前批次考生的档案,等提前批次全部录取结束后,再进行单设本科批次的录取,依此类推。

已被提前批次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批次的录取。没有被提前批次录取的考生档案则投向下一个批次,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批次录取院校招生结束。

批次志愿之间相互衔接的一般方法是:主报批次所选院校录取的分数要大于下一批次所选院校的录取分数,主报批次上一批次录取分数要高于或者等于主报批次院校的录取分数。

2.院校梯度

院校梯度是指同一批院校中,由于院校办学历史、知名度、实力、地域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同一批院校录取分数有高有低,自然形成了录取分数高低的层次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各类院校在投档录取过程中的先后顺序和位置。

因此,考生在同一批次所填的4个(或6个)院校志愿之间要参考拟报院校3--5年录取的平均分、平均位次和录取分数段,使所报志愿院校之间录取分数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梯度。

就整体而言,平行院校之间的分数梯度要控制在5--8分,视为合理搭配。

其具体操作为:首先要重点选定一所与本人分数相对应的院校(即稳妥院校)作为平行志愿B,其分数把握为:如若要保证热门或强势专业,本人分数必须达到平行B院校上年录取中上分数段【(平均分+最高分)/2】;

若要保证较好专业,本人分数要达到平行B院校上年录取平均分以上即可;若要满足一般专业,本人分数则应达到平行B院校上年录取中下分数【(平均分+最低分)/2】。

其次要选择一所档次相对较高院校(即冲高院校)作为平行志愿A,专业必须服从调剂,其分数控制为:平行A院校上年录取平均分与平行B院校上年录取平均分的分差控制在5--8分为宜,即可保证中等以上专业。

最后还要选择两所保证录取的院校(保底院校),其分数控制在被本人分数低10分左右。如若考生一心想报平行B院校心仪专业,也可放弃平行A志愿(冲高院校)的机会,把B志愿放到A志愿的位置,就能首先检索保证录取。

填报平行志愿要注意以下三点:(1)录取分数相近的院校不宜作为平行志愿,必须要有梯度(至少有3分之差);(2)本人分数仅达到冲高院校上年录取最低分数时不宜填报;冲高院校半数专业不适合本人所学时也不宜填报;(3)保底院校尽可能选择录取分数相对较低且招生人数较大的院校。

3.专业梯度

除了所填报的学校志愿要有梯度外,同一所学校中的6个专业之间也要有梯度,如果填报的所有专业都集中在同一水平线上,一旦一个不行,很可能就全军覆没。

如果又未填服从专业调剂,就只能被院校退档了。由于专业录取是由高校自主掌控,每所高校的专业分配规则不相同,所以,要设计好专业梯度,关键是要认真研究拟报院校招生章程中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填报专业志愿时,各专业之间要有足够的分数梯度,并按录取分作降阶排列。

二、运用梯度填报志愿的技巧

(1)低分高攀。

一是填报提前批次院校。由于提前批次不单独划线,其录取分数完全取决于当年实际报考人数和成绩,往往可能使考生在考分不高的情况下被录取。

二是单设本科批次。从2012年起国家实行贫困专项定向招生计划,这给全国832个国贫和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农村考生提供了上“985”、“211”工程大学的机会,单就国家专项一项计划实施3年来,全国约有9万名农村考生圆了以较低分上名牌大学的梦想。

由于提前批和单设本科批次实行顺序(梯度)志愿,因此,只要懂技巧,有经验,就能使过重点线的考生上一个更高档次的大学。

三是利用一些院校“降批录取”的机会。由于各种原因,部分第一批招生院校每年都会留出少数招生计划录取第二批本科分数线上的考生。

如有些比较冷门或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的专业,为了完成招生计划,就采取降批录取的办法。又如一些在一批招生的院校,因与校本部不在同一城市,甚至跨省,在录取时有时会降一个批次。

(2)交叉突破。

就是文科考生报考理工科院校的文科专业,理科考生报考文史类院校的理科专业。这些年随着高校学科建设步伐的加快,原来纯文史类或理工类院校都在朝着类院校的方向发展。

正是由于新开设的非传统类型的专业还不广为人知或虽知但还没有认同,因此,报考的人数相对较少,使考生可以较低的分数被录取。

(3)充分注意文理兼招的专业。

由于某些文理兼招的专业易为一些竞争力不强的考生所突破,所以填报这些专业可以圆一些考生的院校和专业梦。

像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法学等学科门类下边的绝大多数专业都能实行文理兼报。

(4)院校之间的分数差不是固定不变的。

中、高分考生的选择余地要大一些,批次省控线上边缘考生的选择余地小。

一般来说,梯度主要是由排序在第一的院校A志愿所制约,如果A志愿是冲高的院校或专业,其排序在后的B、C、D(E、F)志愿之间梯度可适当大一些;

如果A志愿是力保的理想院校或专业,其余各院校或专业之间的梯度就要小一些。

(5)填报志愿要防止“剪刀差”。

即:挑学校时看院校最低分,选专业时挑学校热门专业。考生要知道热(冷)门专业与分数直接相关,本人分数与拟选专业分数要求形成很大反差(称作“剪刀差”),其结果是虽被录取,但却被调剂到了很不满意的专业。

因此,填报志愿不仅要看上年院校最低分,更要看平均分,最好是看专业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