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甘肃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06-15 08:40:53 高考助手网

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甘肃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2434名;

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甘肃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3332名;

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甘肃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9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3596名;

4、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甘肃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6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4357名;

5、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甘肃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5431名;

6、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甘肃2022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7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5480名;

7、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甘肃2021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7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4192名;

8、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甘肃2020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9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721名;

9、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甘肃2019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969名;

10、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甘肃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1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4093名;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甘肃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甘肃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甘肃 理科 本一 503 12434
2022 甘肃 文科 本一 497 5480

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甘肃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1 甘肃 理科 本一 505 13332
2021 甘肃 文科 本一 527 4192

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甘肃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0 甘肃 理科 本一 519 13596
2020 甘肃 文科 本一 549 3721

4、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甘肃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9 甘肃 理科 本一 526 14357
2019 甘肃 文科 本一 543 3969

5、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甘肃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8 甘肃 理科 本一 528 15431
2018 甘肃 文科 本一 521 4093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招生计划在海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山西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江苏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内蒙古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招生计划在宁夏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云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北京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四川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招生计划在四川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三、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56年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优先培育高校。学校现有航空港、龙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学校拥有馆藏丰富的图书馆和设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学校构建起“三段培养、两次分流,多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素质、系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现设有20个教学单位,57个本科专业,有26000余名全日制在校生。有3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