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甘肃高考分数线 > 正文

甘肃高考多少分能上绵阳城市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5 17:01:55 高考助手网

一、甘肃高考多少分能上绵阳城市学院

1、2022年甘肃高考理科类考生上绵阳城市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5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7644名;

2、2021年甘肃高考理科类考生上绵阳城市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4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81063名;

3、2021年甘肃高考理科类考生上绵阳城市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16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12216名;

4、2020年甘肃高考理科类考生上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8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6067名;

5、2020年甘肃高考理科类考生上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21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22357名;

6、2021年甘肃高考文科类考生上绵阳城市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4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3166名;

7、2021年甘肃高考文科类考生上绵阳城市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16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82164名;

8、2020年甘肃高考文科类考生上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6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2636名;

9、2020年甘肃高考文科类考生上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0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5939名;

甘肃高考多少分能上绵阳城市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绵阳城市学院在甘肃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绵阳城市学院在甘肃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甘肃 2022 理科 本二 358 77644 省教育厅
甘肃 2022 文科 本二 437 21995 省教育厅

2、2021年绵阳城市学院在甘肃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甘肃 2021 理科 本二 346 81063 省教育厅
甘肃 2021 理科 专科 160 112216 省教育厅
甘肃 2021 文科 本二 444 23166 省教育厅
甘肃 2021 文科 专科 160 82164 省教育厅

3、2020年绵阳城市学院在甘肃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甘肃 2020 理科 本二 386 76067 省教育厅
甘肃 2020 理科 专科 210 122357 省教育厅
甘肃 2020 文科 本二 467 22636 省教育厅
甘肃 2020 文科 专科 302 75939 省教育厅
2024年甘肃高考多少分能上绵阳城市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绵阳城市学院在广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绵阳城市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陕西高考多少分能上绵阳城市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绵阳城市学院在江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绵阳城市学院招生计划在吉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绵阳城市学院在重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绵阳城市学院在内蒙古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绵阳城市学院在陕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绵阳城市学院在宁夏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绵阳城市学院在青海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绵阳城市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三、绵阳城市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绵阳城市学院(原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简介发布时间:2020-07-18 绵阳城市学院的前身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是2006年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由西南科技大学和合肥万博社会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2年获得本科学士学位授予资格。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并更名为绵阳城市学院。学校坐落于中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现有安州、游仙两个校区,规划占地1200亩,建成及规划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15000余人,拥有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8800余万元,各类图书资源总量450余万册。学校设10个二级学院,开设本专科专业共65个,涵盖工、经、管、文、理、教育、艺术、体育等学科。现有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应用型示范专业项目4个,专业综合改革专业2个,重点特色专业质量提升计划专业4个。其中,测绘工程专业排名位居四川省同类院校第一。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国内知名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开设订单班,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20个。2019年,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果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年会上展示交流。2020年,“基于BIM技术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实践基地建设”校企合作项目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HEEC)“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优秀案例,并于长沙进行了现场路演与展示。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先后获得“四川省文明校园”,全省高校定点扶贫先进单位,西部计划“全国优秀项目管理办公室”等称号,被国内知名媒体评为年度最有影响力独立院校。办学以来累计为社会培养两万余名应用技术型人才,连续多年被评为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就业人数、质量和自主创业人数均呈上升趋势。“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当前学校正值转型发展、提质升位的关键阶段,将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凝练办学特色,向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不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