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高考资讯 > 正文

预退档还有可能被录取 被退档原因有哪些

2023-10-25 16:12:46 高考助手网

预退档后还有可能被录取,但是被录取的可能性比较小,通常的结局就是被退档。当“预退档”时,学校会注明退档原因,当高校在审核考生的电子档案时,如果进档考生具备分数不够且不服从调剂、体检不合格等情况时,学校就会准备把考生档案退还给省招办,并且一般都会在考生最终的录取结果上注明退档理由。

预退档还有可能被录取 被退档原因有哪些

一、什么是预退档

字面释义:准备退档,但尚未有进入退回状态的叫“预退档”。介于不符合投档要求与退档理由不合理之间的状态。

“预退档”说明学校基本考虑清楚了考生情况,因种种原因,院校意向偏于不予录取,且极有可能退档,对考生而言,录取情况不容乐观。如果退档情况发生,“预退档”考生的档案重回数据库,变为“自由可投”。

考生所报考院校向省招办提出退档,对每一个预退档的考生,院校都会注明退档的理由。

预退档名单都是由院校集中上载到录检组进行录检,以确定退档名单。如果在录检中发现招录异常情况,省招办还将与院校接洽,最后将录取名单集中传递给院校。另外,录取状态同样也是按批次更新,而不是考生想象的那样,录取一人便上传一人信息。考生也须密切关注自己档案状态的变化。“预退档”状态,退档理由是“因前期模拟投档数据不准,不符合院校投档要求。”和“退档理由不合理” 。请考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高考成绩合理填报志愿,在志愿调剂栏填写愿意调剂,以减少“预退档”,增加录取机会。

二、高考志愿退档的原因

1、政策性退档

志愿填报的时候,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中都会规定提档比例,一般为1:1.05或1:1.2,这就意味着实际提档人数是超出招生计划人数的。

举例来说,某高校招生计划100人,投档105人(投档比例1:1.05),如果这105人在专业录取的时候全部都符合高校的专业录取条件,但是招生计划只招100人,这时候排在后5位,分数较低的考生就有被退档的风险,这种退档就属于政策性退档。

2、不服从调剂退档

不服从调剂被退档,大多发生在高分考生身上,对自己的成绩很有信心,非目标专业不报,选择不服从调剂,风险极大,一旦所报专业名额已满,又不服从调剂,就只能被退档到下一批次,这也是为什么每年都会出现一些高分考生选择复读的原因。

3、身体条件不符合要求

这类原因被退档是最为遗憾的,每年都会出现少数因为身高、视力等身体条件不达标的考生被退档的情况,这是因为考生没有仔细了解所报院校《招生章程》中的报考资格、学校情况及专业要求等,盲目填报。

4、单科成绩达不到院校要求

很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而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文史类专业,对语文、文综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理工类专业对数学、理综科目的成绩要求高一些;外语类专业,对外语笔试和口试成绩都有一定要求,单科成绩达不到要求也会被退档。

5、其他情况

在实际报考过程中,还要看院校《招生简章》中是否还有其他特殊要求,比如有的院校对加分政策只在投档时承认,录取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有的学校规定了专业级差,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时,要减掉一定分差后才能与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还有的院校有面试要求等,这些情况如果填报时不了解清楚,很可能就会被退档。

三、高考志愿怎么避免退档

1、不要以“最低投档分数线”来判断自己是否达线,是需要预留一定的分数空间的。

2、仔细阅读招生简章,这件事情虽然多次强调,但是总有考生及家长忽略。尤其是针对河北省的考生来说,更是要多加注意,毕竟每个专业对选科都是有要求的。另外招生简章里对单科成绩要求、对性别的要求、对身体条件的要求都是需要重视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