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高考资讯 > 正文

高考报名系统官网查询 全国高考报名系统入口

2024-02-21 16:31:44 高考助手网

高考报名基本上都在网上进行报名,所以大家要保存好所在省市的高考报名网址和报名系统平台。在报名时,大家一定要细心,把一些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留作以后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全国 31省市高考报名系统登录平台网址及入口,如有网站打不开的情况,大家可刷新或等待。

高考报名系统官网查询 全国高考报名系统入口

一、全国高考报名系统入口

省市官网名称高考报名网址及入口
安徽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https://www.ahzsks.cn/index.htm
北京北京教育考试院https://www.bjeea.cn/
福建福建省教育考试院https://www.eeafj.cn/
甘肃甘肃省教育考试院https://www.ganseea.cn/
广东广东省教育考试院http://eea.gd.gov.cn/
广西广西招生考试院https://da.gxeea.cn/Wish
贵州贵州省招生考试院http://zsksy.guizhou.gov.cn/
海南海南省考试局http://ea.hainan.gov.cn/
河北河北省教育考试院http://www.hebeea.edu.cn/
河南河南教育厅http://www.haeea.cn/
黑龙江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息港https://www.lzk.hl.cn/
湖北湖北省教育考试院http://www.hbea.edu.cn/
湖南湖南省教育考试院http://jyt.hunan.gov.cn/sjyt/hnsjyksy/
吉林吉林省教育考试院http://www.jleea.edu.cn/
江苏江苏省教育考试院https://www.jseea.cn/
江西江西省教育考试院http://www.jxeea.cn/
辽宁辽宁招生考试之窗https://www.lnzsks.com/
内蒙古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https://www.nm.zsks.cn/
宁夏宁夏教育考试院https://www.nxjyks.cn/
青海青海省教育考试网http://www.qhjyks.com/
山东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http://www.sdzk.cn/
山西山西招生考试网http://www.sxkszx.cn/index.html
陕西陕西省教育考试院http://www.sneea.cn/
上海上海教育考试院https://www.shmeea.edu.cn/
四川四川省教育考试院https://www.sceea.cn/
天津天津招考资讯网http://www.zhaokao.net/
西藏西藏自治区教育考试院http://zsks.edu.xizang.gov.cn/
新疆新疆招生网http://www.xjzk.gov.cn/
云南云南省招生考试院https://www.ynzs.cn/
浙江浙江省教育考试院https://www.zjzs.net/moban/index/index.html
重庆重庆教育考试院https://www.cqksy.cn/site/default.html

二、全国高考报名条件

1.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2.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的在校生,或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三、高考报名注意事项有哪些

(1)参加普通高考报名的考生须采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芯片所含信息和指纹信息。

(2)对已录入的考生信息应由考生本人签字确认,考生无正当理由拒绝签字或不在规定时间内(由各市自定)进行签字确认的,视为自行放弃权利,由此产生的遗留问题由考生本人承担。按教育部的规定,考生信息上报后无论任何人以任何理由都不得更改。

(3)参加了普通高考报名的考生(包括普通高考统考考生和其他分类考试招生的考生)必须参加报名所在地招生办公室(考试院)组织的体检。考生对体检结论持有异议,要求进行复查申请的,须于到当地招生办公室(考试院)领取并填写《体检复查申请表》,逾期不再受理。

(4)对在报名工作中违反有关规定,如通过伪造证件、证明、档案及其他材料获得考试资格、照顾资格的考生或工作人员,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3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6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