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高考资讯 > 正文

高考前怎么调整心态和情绪

2024-05-07 10:48:11 高考助手网

随着高考临近,部分考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不少考生会进入情绪焦虑的“怪圈”,影响备考状态。考前最后几天,同学们该如何调适自己的心态,家长又有什么方法为考生解忧?

高考前怎么调整心态和情绪

劳逸结合,消除焦虑感

有一些考生在考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怎么办?我感觉我没复习到位,好焦虑。”考生如何克服“没复习好”的恐惧感?对此,肖劲松表示,考前有焦虑感,是一种正常状态,对高考成绩没有影响,不必担心,要保持信心。有恐惧感也不要担心,只要在按自己安排的复习进度学习,同时注意劳逸结合,焦虑感会逐渐消失。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有部分考生趁着最后的冲刺阶段,每天挑灯夜读,复习到很晚才睡。考生们该如何调整好生活作息?肖劲松表示,考出好成绩不仅取决于对知识点的掌握,精神状态也要处于正常状态。他建议,考前最后一周尽量按照高考的要求制定作息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切忌熬夜,要保证每天生物钟稳定,7到8小时的睡眠时间。同时保持适当运动,每天有氧运动半小时即有良好心理调节作用。饮食方面要保证营养充足、均衡,不建议食谱改变太大,以免胃肠道临时不适应。

考前紧张,可这样减压

考生如何保持良好的应考心态?如何给自己减压?肖劲松在直播间里提出四点建议,首先,保持积极心态,接纳现实,坦然面对,相信自己的努力;第二,不与同学比较,越比较心越乱,按自己的节奏学习;第三,与家人、朋友的交流互动要简洁高效,尽量避免冲突;第四,焦虑情绪是一次性的,焦虑发作时,可采用与人交谈、听音乐、短时间散步等方法减压,也可以采用简单的放松减压法。

如果考试当天在考场里大脑一片空白,这种情况怎么办?“这种情况要怀疑考试焦虑发作,绝大多数同学不会出现,如果以前有类似发作的同学,建议在考前做一个心理评估,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提前预防。”肖劲松提醒,如果不小心遇到了这种情况,也不要惊慌失措,这个情况一般是短时发作,可以临时喝口水、含块巧克力,用胸式呼吸减压法减压,可迅速恢复。

情绪管理,也包括家长

高考从来都不只是考学生,更是考验家长。高考期间,有些家长对孩子各方面情况关注得过细,比较难控制自己的焦虑,让考生也变得紧张起来,这种情况下家长如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肖劲松指出,家长的焦虑可以理解,但要把握好尺度,保持冷静,不要给孩子添乱。他建议,在孩子有需要时及时给予情感支持,当好孩子的参谋。家长也应该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以良好状态陪伴孩子高考。

肖劲松同时提醒,越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家长越应该保持住以往孩子的生活规律,无论吃饭还是睡觉,都要按以往孩子的作息。同时要遵循既往照顾孩子的方式,以免过度关注孩子给他们造成压力。另外,家长要适当给孩子独处的时间,也让孩子保持自己的喜好。

“大考在即,焦虑情绪在所难免,但如果同学们勇敢面对、家长积极配合、老师合理引导、心理工作者保驾护航,我相信,各位同学一定会考出一个好成绩。”肖劲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