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高考志愿 > 正文

高考志愿怎样填报 有哪些建议

2024-01-21 17:09:30 高考助手网

高考志愿填报时学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分数以及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切忌跟风随大流,一味的报考所谓的热门专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有这样才能够选择出心仪的院校和专业。

高考志愿怎样填报 有哪些建议

一、高考志愿填报的方法

1、高考报志愿要考虑自己的志趣、特长和国家的需要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而选择国家建设急需的专业,能使青年人将来较可能做出重大贡献。志趣和需要是相辅相成的,把志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个人的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2、考虑所填志愿实现的可能性

以招生院校在当地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统计为参考,分析各专业的档次和“冷”与“热”情况,结合自己的实力,正确填报专业志愿。不能单纯看其绝对分,要更多地看其相对位置及其变化。

原则上第一专业的选择应该是有希望录取的理想专业;第二专业的选择一定要稳妥,应该是能被录取的专业?第三专业应该选择可以“兜底”的专业。

二、高考志愿填报的建议

1、准确定位所选学校

不同省份的志愿志愿填报方式有一定差异,考生和家长务必事先了解清楚当地相关政策,目前平行志愿是现行志愿填报所采用的普遍做法。

2、分析高校录取最低分数线与省控线的分数差

对于筛选出的计划填报学校,要分析该校至少近三年最低分数线与省控线分数差值的平均值,再比较考生分数与当年省控线差值,至少不能低于某高校最低分数线与省控线分数差值三年的平均值。

3、专业选择

高考志愿填报在专业选择上有两点值得考虑,一是首先考虑考生是喜欢此专业,孩子上了不喜欢的专业对其今后学习和发展都是不利的;二是要考虑分析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有的专业当时看不怎么热门,后来由于时代的发展却变得热门起来,而有的专业则与之相反。

三、报考前要先了解大学的种类

对考生来说,每一个分数段对应的院校不止一所,如果你不了解高校分类,你就很难决断该去哪所学校。

我国高校,按学科范围可分为: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农林类、政法类、医药类、财经类、民族类、语言类、艺术类、体育类、军事类、公安类院校。

01 综合类大学

这类大学的学科齐全,文理渗透,偏文的学科和偏理的学科实力均衡。

具有代表性的11所高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

在这样的大学读书,学校的各种学术讲座丰富多彩,群体活动也多姿多样,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报考文科类和理学类专业的考生,建议优先选择综合性大学,这类院校学习氛围好,人脉资源广。因为上大学不仅仅是学知识,还要提升综合素质,建立人脉关系。

02 理工类大学

这类学校的优势学科是工科类和理科类,当然也有文科专业,但不是它的优势。

代表院校有:清华、国科大、上交大、浙大、中科大、西交大、同济、哈工大。

学工科的理科生可以报考此类学校,这类学校中有些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报考文科专业的考生,尽量不要报考此类学校。

03 师范类大学

像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华中师大、陕西师大、华南师大、南京师大、湖南师大、浙师大、杭师大等等。师范大学类似于综合大学,文理渗透,办学水平较高,遗憾的是有个“师”字,很多人不爱报考,所以性价比高。建议学文科类、理学类和心理学的考生积极填报。

04 专业类大学

有农林类、政法类、医药类、财经类、民族类、语言类、艺术类、体育类院校。专业类大学,多数具有很深的行业历史背景,某一类专业很有特色,在本行业内有很高的认同度。这类大学除财经和医学类院校目前比较热而录取分数高外,其他专业院校一般录取分数不是很高。

对大学进行分类,从报考角度讲,主要是让考生一定要走对门,千万别走错门。因为不同类别大学的学科特色差别较大,校园文化氛围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