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广东高考填志愿 > 正文

广州医科大学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王牌+特色专业)

2023-11-13 11:32:32 高考助手网

广州医科大学最好的专业有ESI排名全球前1%:微生物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广州市教育局重点学科:护理学、基础医学等。

广州医科大学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王牌+特色专业)

一、广州医科大学专业排名及最好的专业名单

序号评级名称数量专业/学科名称
1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临床医学
2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药学、临床医学
3ESI排名全球前1%7微生物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免疫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
4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1内科学(呼吸系病)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1中西医结合临床
6广东省第九轮重点学科5药理学、卫生毒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全科医学、临床医学
7广东省高校与地市政府联合共建省级重点学科1药学
8广东省“十二五”医学重点学科5胸外科学、重症医学、妇产科学、神经病学、卫生毒理学
9第三轮市属普通高校重点学科10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全科医学、肿瘤学、护理学、卫生毒理与流行病学、临床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外科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妇产科学、内科学(心血管病与心血管药理)
10广州市教育局重点学科2护理学、基础医学
11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2021-2023年)11口腔修复学与口腔内科学、泌尿外科、康复医学科、泌尿疾病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放射肿瘤学、肿瘤治疗学及实验肿瘤学、妇科、生殖科、急诊医学、神经内科
12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2017-2019年)2肿瘤治疗学及实验肿瘤学、急诊医学
13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2013-2015年)2口腔正畸学、急诊医学科
14广州医科大学“十二五”重点学科21护理学、肿瘤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卫生毒理学、免疫学、临床药理学、临床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全科医学、妇产科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内科学(心血管病)、神经病学、外科学、内科学、口腔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儿科学
15国家特色建设专业2医学检验、临床医学
16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医学检验技术、中西医临床医学
17广东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临床医学
18广东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事业管理、药学、预防医学
19广东省名牌专业3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临床医学
20广东省重点专业1临床医学
21广州市名牌专业4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临床医学
22广州市特色专业5公共事业管理、药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
数据来源于高考助手网,查询请登录:www.gaokaohelp.com
序号专业层次数量专业
1省级(直辖市)7医学影像学、护理学、麻醉学、康复治疗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应用心理学
2省重点、培育专业4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
数据来源于高考助手网,查询请登录:www.gaokaohelp.com

二、广州医科大学院系及开设专业名单一览表

广州医科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专业名称本专科
南山学院临床医学本科
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本科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
护理学院护理学本科
儿科学院儿科学本科
金域检验学院医学检验技术本科
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本科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医学)本科
第三临床学院临床医学本科
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本科
药学院临床药学本科
药学本科
卫生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事业管理本科
市场营销本科
应用心理学本科
法学本科
中西医临床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
精神卫生学院精神医学本科
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临床医学专科
护理专科
药学专科
口腔医学专科
医学检验技术专科
康复治疗技术专科
助产专科
第五临床学院康复治疗学本科
康复物理治疗本科
康复作业治疗本科
第二临床学院麻醉学本科
医学影像学本科
临床医学本科
第一临床学院临床医学本科
第六临床学院临床医学本科
数据来源于高考助手网,查询请登录:www.gaokaohelp.com

三、广州医科大学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开展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番禺、越秀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7.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65万平方米。下设22个学院,18所附属医院,28个研究机构。拥有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基地、32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2个市(厅)级重点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微生物学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全学科ESI综合排名位居全国高校百强。学校拥有1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0个省(部)级重点专科,其中呼吸内科排名全国第一、变态反应科排名全国第二、胸外科排名全国第四、小儿外科排名全国第四、小儿内科排名全国第六、精神医学专科排名全国第七。 学校坚持“人才兴校”战略,现有教职工7789人(其中校本部908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一批优秀教师;博士研究生导师68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7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