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广西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南京工程学院在广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05-13 05:23:16 高考助手网

一、南京工程学院在广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南京工程学院在广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51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61329名;

2、南京工程学院在广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9907名;

3、南京工程学院在广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5433名;

4、南京工程学院在广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6373名;

5、南京工程学院在广西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9383名;

6、南京工程学院在广西2022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69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1242名;

7、南京工程学院在广西2021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9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2567名;

8、南京工程学院在广西2020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1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6237名;

9、南京工程学院在广西2019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1166名;

10、南京工程学院在广西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4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2315名;

南京工程学院在广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二、南京工程学院在广西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南京工程学院在广西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广西 理科 本二 451 61329
2022 广西 文科 本二 469 31242

2、南京工程学院在广西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1 广西 理科 本二 495 39907
2021 广西 文科 本二 519 12567

3、南京工程学院在广西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0 广西 理科 本二 510 35433
2020 广西 文科 本二 471 16237

4、南京工程学院在广西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9 广西 理科 本二 512 36373
2019 广西 文科 本二 510 11166

5、南京工程学院在广西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8 广西 理科 本二 500 39383
2018 广西 文科 本二 524 12315
南京工程学院在广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南京工程学院在陕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南京工程学院在浙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南京工程学院招生计划在内蒙古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南京工程学院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南京工程学院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jwc.njit.edu.cn/
南京工程学院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2023年南京工程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值得报考吗
2023年南京工程学院是985还是211大学 是否入选
2023年南京工程学院是几本大学 是一本还是二本
南京工程学院招生计划在四川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3原创)
2023年吉林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工程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三、南京工程学院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深厚工科底蕴、鲜明应用特色的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全国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服务特需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国家“十三五”时期地方高校转型示范工程——产教融合规划项目实施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CDIO工程教育改革”首批试点高校,国家机电控制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全国产学研合作典型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是江苏省高教学会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会理事长单位,先后获“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江苏省平安校园示范校”、“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2019年度地方普通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和“江苏省2020年度地方普通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学校位于江宁方山风景区,占地近3000亩,办学条件优越。现有19个教育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名,其中硕士研究生近600名。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73人次,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