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广西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闽南理工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6 15:44:01 高考助手网

一、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闽南理工学院

1、2022年广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闽南理工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4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42507名;

2、2021年广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闽南理工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4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34003名;

3、2020年广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闽南理工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6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23360名;

4、2022年广西高考文科类考生上闽南理工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2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2868名;

5、2021年广西高考文科类考生上闽南理工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1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8253名;

6、2020年广西高考文科类考生上闽南理工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8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1009名;

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闽南理工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闽南理工学院在广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闽南理工学院在广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广西 2022 理科 本二 345 142507 省教育厅
广西 2022 文科 本二 424 52868 省教育厅

2、2021年闽南理工学院在广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广西 2021 理科 本二 348 134003 省教育厅
广西 2021 文科 本二 418 48253 省教育厅

3、2020年闽南理工学院在广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广西 2020 理科 本二 362 123360 省教育厅
广西 2020 文科 本二 381 51009 省教育厅
2024年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闽南理工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甘肃高考多少分能上闽南理工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闽南理工学院在辽宁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闽南理工学院在江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闽南理工学院招生计划在内蒙古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闽南理工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闽南理工学院招生计划在甘肃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闽南理工学院招生计划在辽宁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闽南理工学院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闽南理工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闽南理工学院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s://jwc.mnust.edu.cn/
闽南理工学院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三、闽南理工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闽南理工学院创办于199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于2008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2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1月,我校被福建省教育厅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学校位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福建省泉州市,坐落在台湾海峡西岸、滨海城市石狮宝盖山风景区,校园占地面积1100余亩,总建筑面积60万余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7000余人,教职工1200余人。学校以“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特色化”为办学定位和“融入泉州、立足闽南、面向福建、辐射全国”为办学面向,学科专业定位为:以工为主,以理为基,经管文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现有光电与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2个教学单位;设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技术、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经济学、商务英语、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资产评估、电子商务、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艺术、休闲体育、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阿拉伯语、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等45个专业,形成理工、经管、服装艺术三大学科群和专业群。学校秉持创办人许景期董事长提出的“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保障并创造价值”的办学理念,培养面向基层的“能说、会做、好就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管理服务型人才。目前,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8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6个,省级应用型学科立项建设项目3个、培育项目1个,省级示范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2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4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学徒制项目1个,省级重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4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1个等。学生踊跃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文化竞赛,近三年来获得国家、省级各类奖项1500多项。学校长期与省内外多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与东北大学流程工业自动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建立“柴天佑院士工作站”,与厦门大学签订两校《教育教学资源合作协议书》,在学科建设、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师资培训、学术交流、图书设备等教学资源方面,进行全面的实质性合作。学校自1998年办学以来,长期得到长春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惠州学院、闽南师范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的大力支持。同时,学校与国内260多家大、中型企业、单位签定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造良好条件。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方针,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近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多次在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中获“优秀”成绩,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2015年以来,学校先后承办了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第九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绿色生态合作研讨会、福建省第二十次鼓岭科学会议、首届海丝建筑文化高端论坛等重要活动。已连续五年承办全国高校毕业生服装设计大赛总决赛。学校曾获省级文明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四”红旗团委,泉州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数据截至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