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贵州高考分数线 > 正文

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5 05:46:10 高考助手网

一、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1、2022年贵州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6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31745名;

2、2021年贵州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9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04171名;

3、2020年贵州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0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04288名;

4、2022年贵州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9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8337名;

5、2021年贵州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0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6659名;

6、2020年贵州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9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7302名;

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在贵州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贵州 2022 理科 本二 360 131745 省教育厅
贵州 2022 文科 本二 499 28337 省教育厅

2、2021年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贵州 2021 理科 本二 391 104171 省教育厅
贵州 2021 文科 本二 509 26659 省教育厅

3、2020年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贵州 2020 理科 本二 408 104288 省教育厅
贵州 2020 文科 本二 496 27302 省教育厅
2024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在贵州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在广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招生计划在浙江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招生计划在上海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海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在云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山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山东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s://dean.nnutc.edu.cn/

三、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成立于2004年6月,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南京师范大学和泰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院依托名城、名校,滋养于泰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继承与弘扬南京师范大学厚生精神,遵循“蕴德论道、励学力行”的校训,形成了“明德、尚学、创新、和谐”的校风,建成了泰州历史上第一座万人本科大学。“十三五”期间,学院围绕“区域领先、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奋斗目标,坚持特色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开放融合战略,坚定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以生为本,突出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努力办好学生、家长、社会和政府满意的大学。学院位于泰州市高教园区,占地面积991亩,培养以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等学科门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在教师教育和艺术教育上具有鲜明特色。建有12个二级学院,有经教育部备案的48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生10707人。在全体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学院办学取得了累累硕果。小学教育、生物技术两个专业被确定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一门课程入选江苏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行政管理等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独立学院星级专业;获批江苏省首批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推行“4+1”跟岗见习实践教学模式,被《中国教育报》报道。学院先后获“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和“全国先进独立学院”荣誉称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学院办学业绩;在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聚志愿主持)完成的《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中,学院综合实力在2018——2020的三年中分别位列全国第17、18和16位,江苏第2、3和2位,教师创新能力全国均为第9位、江苏第1位。·品牌铸造 特色彰显学院不断加强内涵建设,确立了“素质高、基础宽、能力强、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体系,以“嵌入式人才培养”为基础,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应用型教育教学体系。师范教育特色彰显,是全省同类院校中师范教育最具代表性的学院之一,有10个专业可以招收培养师范类学生,学生连续多年斩获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近年来江苏省新入职的教师中平均近9人中就有1人来自我校;做强艺术教育,不断创新艺术教育内容与形式,采用校内外相结合、校政企相结合、国内外相结合等方式,扩大艺术教育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努力探索******艺术教育新机制。学院歌舞团获批成为省内独立学院唯一省级大学生艺术团;由共青团泰州市委支持共建了泰州青年美术家协会,师生用画笔助力泰州文明城市建设;竞技体育多次斩获国际、国内大奖。·雄厚师资 高质教学学院坚持以队伍建设,精心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邀请中科院院士、“*”进校园,为我校师生讲学;聘请社会知名人士、企业行业专家和高管担任特聘教授和兼职教授,对学院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指导;聘任高水平教授、专家担任学科带头人,坚持教授、专家进课堂、进实验室,直接参与学院的教学实践工作。学院成立教师发展中心,通过“科研团队”“双百”行动计划建设,重点培养一支“双师双能”型青年教师队伍;启动研究生教育工作,学院获得1个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和1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16名青年教师获得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硕士生导师资格,并已正式开展硕士研究生指导工作。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其中65人取得博士学位,99人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近50人次入选高校“青蓝工程” “六大人才高峰”“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等各类省市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承担厅局级以上项目35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在同层次高校中位居前列;学院获批5项教育部2019年度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在全省独立学院中立项数最多;教师获得“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先进典型”等多项荣誉称号。·正德厚生 多元成才学院始终秉承“厚生”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为学生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建设了一批育人示范项目和示范基地,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利用线上线下各类教育的思想政治品牌活动。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以新年音乐会、高雅艺术进校园、教师文化节、科技文化节、社团巡礼节、外语文化节、志愿者文化节、读书节等特色品牌活动为龙头,以43个涉及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竞技、公益服务等类别的社团为载体,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文体竞赛、学术沙龙、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陶冶情操、锻炼能力,营造了明德、尚学、创新、和谐的校园氛围。长期开展的“新学期第一课”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