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贵州高考分数线 > 正文

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北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5 08:03:28 高考助手网

一、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北大学

1、2022年贵州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湖北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6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2267名;

2、2021年贵州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湖北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9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6725名;

3、2020年贵州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湖北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2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4928名;

4、2022年贵州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湖北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7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472名;

5、2021年贵州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湖北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8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531名;

6、2020年贵州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湖北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7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949名;

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北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湖北大学在贵州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湖北大学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贵州 2022 理科 本一 464 42267 省政府
贵州 2022 文科 本一 579 4472 省政府

2、2021年湖北大学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贵州 2021 理科 本一 499 26725 省政府
贵州 2021 文科 本一 588 4531 省政府

3、2020年湖北大学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贵州 2020 理科 本一 523 24928 省政府
贵州 2020 文科 本一 573 4949 省政府
2024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北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陕西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北大学知行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河北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北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在山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在四川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在陕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招生计划在新疆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湖北大学招生计划在黑龙江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湖北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重庆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北大学知行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湖北大学招生计划在陕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湖北大学在浙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三、湖北大学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一、历史沿革1931年,学校前身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在武昌宝积庵诞生,此后迭经国立湖北师范学院、湖北省教育学院、湖北省教师进修学院、湖北师范专科学校、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和武汉师范学院等时期。九秩春秋,筚路蓝缕,六易校址,八更校名,薪火相传文脉不息,师范教育底蕴深厚。1984年,由武汉师范学院更名改建为湖北大学,开始由单一的师范类院校转型步入综合性大学发展阶段。2013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湖北大学。二、校区概况学校有武昌主校区、汉口校区、阳逻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500亩。学校毗邻长江,紧靠沙湖,树木葱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服务设施基础完善。三、学科专业学科门类和专业齐全。涵盖除军事学、交叉学科以外的12大学科门类,设有23个学科性学院、83个本科专业、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3个学科入选U.S.News世界最佳学科,5个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拥有3个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5个学科在湖北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有2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四、人才培养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9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9500余人。2006年始,学校启动实施“一流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以及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十年树人计划”,探索开展通识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有一批国家级的产教融合基地、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累计获批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88项。近年来,围绕国家和湖北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加强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和师范教育,成立微电子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4个新工科学院,组建师范学院、文化遗产学院和旅游学院等。建校以来,累计培养输送各类高级专门人才30余万人。五、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5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900余人,博士生导师230人,硕士生导师926人。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362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72人(次)、省市级人才290人(次)。六、科研与社会服务建有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能源捕获和环境传感绿色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国家级平台,作为参与单位组建了湖北应用数学中心。建有省部共建有机化工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1个。建有功能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武汉市)重点科技创新平台41个。建有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湖北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等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2个,拉丁美洲研究中心、巴西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备案)。2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县域治理研究院入选湖北改革智库,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入选省委重点建设的全省十大新型智库。近五年来,学校获省科技奖35项,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1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8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5项。七、校园文化建设书香校园,注重以文化人。多次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网络文化优秀成果奖,连续3次获评“湖北省十佳书香校园”。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队获得全国冠军15次,5次代表中国出征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并取得历史上最好成绩。大学生龙狮团8次到国(境)外巡回展演,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摘得世界龙狮锦标赛冠军2项。近三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大学生艺术展演、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重大赛事中摘得桂冠。八、国际交流上世纪60年代,学校开始招收国际学生,可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湖北省政府奖学金。学校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关系,与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合作设立湖北大学曼城联合学院,在巴西、圣多美和普林西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