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宣城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一、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宣城职业技术学院
1、2022年贵州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27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93342名;
2、2021年贵州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25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99764名;
3、2020年贵州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24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09553名;
4、2022年贵州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5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06718名;
5、2021年贵州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6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07901名;
6、2020年贵州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28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31266名;
二、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在贵州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贵州 | 2022 | 理科 | 专科 | 271 | 193342 | 省政府 |
贵州 | 2022 | 文科 | 专科 | 354 | 106718 | 省政府 |
2、2021年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贵州 | 2021 | 理科 | 专科 | 256 | 199764 | 省政府 |
贵州 | 2021 | 文科 | 专科 | 362 | 107901 | 省政府 |
3、2020年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在贵州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贵州 | 2020 | 理科 | 专科 | 246 | 209553 | 省政府 |
贵州 | 2020 | 文科 | 专科 | 281 | 131266 | 省政府 |
三、宣城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是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G60科创走廊高水平应用型协同创新联盟高校、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校、安徽省教育厅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省级重点支持建设院校、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七届省级文明单位。占地面积1360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校园环境优美。现有信息与财经学院、教育与管理学院、医护学院、建筑与园林学院、机电与汽车学院、基础教学部,开设42个精品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83个。有全日制学生9000余人,电大成人教育学生8000余人。拥有一批学术造诣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强、曾赴国外参加交流合作的专家学者,现有教职员工500多人,已发展成为一所初具规模的多学科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学院坚持“三个面对”的办学思想:面对学生实际、面对市场、面对资格证,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积极探索“行业订立标准、校企共同培养、政府充分保障”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教融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学院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实体,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培训、创办二级学院等措施深化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先后与上海晓庄集团、慈兴集团、中鼎集团、安徽动力源集团、中德诺浩、德国牙科技术协会中国投资公司等开展校企合作项目。随着“长三角”国家战略的实施,“皖东南上学,长三角就业”渐成新时尚,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4.87%,进入安徽省高校的第一方阵。 学院的电大工作处主要从事远程开放成人高等教育,积极构建终身教育的办学模式和途径,与国家开放大学连为一体的现代化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网络,为各层次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技工教育处主要从事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为各类学员提供多种多样的教育服务,不仅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取得地方经济和学院发展的“双赢”,充分发挥了地方高校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初心不改,虽远不怠。学院将继续高举************************思想伟大旗帜,以************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己任,瞄准“双高”建设目标和“三步走”远景规划,汇聚发展力量,唱响高职教育提质培优主旋律,在区域发展中彰显职业教育“硬核”力量,为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