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海南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海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医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3-09-15 17:58:46 高考助手网

一、海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医学院

1、2022年海南高考(化 和 生)类考生上成都医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3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426名;

2、2021年海南高考(化 和 生)类考生上成都医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2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145名;

3、2020年海南高考(化 和 生)类考生上成都医学院(1)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0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8848名;

海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医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成都医学院在海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成都医学院在海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海南 2022 综合 化 和 生 本科 630 6426 省政府

2、2021年成都医学院在海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海南 2021 综合 化 和 生 本科 620 7145 省政府

3、2020年成都医学院在海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海南 2020 综合 化 和 生 本科 604 8848 省政府
2023年海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医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成都医学院招生计划在重庆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3原创)
成都医学院招生计划在广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3原创)
2023年山东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医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3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医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成都医学院招生计划在湖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3原创)
2023年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医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3年吉林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医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成都医学院招生计划在青海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3原创)
2023年内蒙古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医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3年成都医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王牌+特色专业)
成都医学院最低分数线录取是多少(2022年各省最低位次和分数线)

三、成都医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成都医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建校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47年豫皖苏军区开办的卫生干部训练班。2004年8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学校整体移交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由“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更名为“成都医学院”。学校始终继承和发扬“特别讲政治、特别顾大局、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奉献、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秉承“博学博爱、精益求精”的校训,坚持“以医学学科专业为主,医理、医工、医管结合,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办学定位,形成了涵盖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和继续教育的办学格局。学校2000年开办本科教育;2006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成为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牵头成立的“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四川省首批“2011计划”项目;2016年以优良成绩成为省内首家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高校;2017年获批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四川省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试运行机构”;2019年成为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0年1门课程获首批国家线下一流课程认定;2021年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连续3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定点扶贫省直部门(单位)”,连续2年被省委教育工委评为“全省高校定点扶贫先进单位”。学校现有新都、天回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00余亩,全日制在校生1.35万人。有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应用心理、护理,硕士科学学位授权点3个:基础医学、医学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批审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4个,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5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2个,教育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1个,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四川省本科特色专业3个,四川省应用示范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有直属二级教学单位14个,直属附属医院1所、共建附属医院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7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28个。学校现有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占51.89%,硕士、博士学位教师比例占75.17%。其中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天府“*”等高层次优秀人才及后备人选110余人次。荣获全国医德标兵,四川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以及国家、省级行业系统先进个人30余人。学校已建成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四川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等省厅级重点科研平台15个,组建省厅级高水平研究团队10个。2006年以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135项。教师的学术论文在Cell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千余篇论文被SCI、EI、CPCI-S等收录。出版学术著作116部,获授权专利108项。《成都医学院学报》荣获“2020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入选2020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医学综合类候选期刊。学校形成了“根于军魂、本于医道、突出应用、追求精淳”的育人特色。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中,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获西南西北赛区一等奖4次、二等奖1次。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屡获佳绩。面向全国招生,生源优质,调档线均高于属地省控线,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预防医学、儿科学、中医学专业在本科一批次招生。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学校高度重视与地方政府、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医教研合作,与荷兰南方应用科技大学等10多所海内外高校、与成都市等20多个地方政府、与四川科伦药业等数百个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学校第二次党代会部署,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努力使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达到医科大学的内涵标准,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全面建设******现代化四川贡献成医力量。(202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