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海南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海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内蒙古师范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1 12:17:47 高考助手网

一、海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内蒙古师范大学

1、2022年海南高考(物)类考生上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4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2499名;

2、2022年海南高考(不限)类考生上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4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1104名;

3、2022年海南高考(史)类考生上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7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4335名;

4、2021年海南高考(生)类考生上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4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0934名;

5、2021年海南高考(不限)类考生上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5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7893名;

6、2020年海南高考(物)类考生上内蒙古师范大学(2)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0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6949名;

7、2020年海南高考(化)类考生上内蒙古师范大学(3)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3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2333名;

8、2020年海南高考(地)类考生上内蒙古师范大学(5)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5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7950名;

9、2020年海南高考(政)类考生上内蒙古师范大学(4)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5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6752名;

海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内蒙古师范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内蒙古师范大学在海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在海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海南 2022 综合 本科 540 22499 省政府
海南 2022 综合 不限 本科 546 21104 省政府
海南 2022 综合 本科 578 14335 省政府

2、2021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在海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海南 2021 综合 本科 534 22479 省政府
海南 2021 综合 本科 537 21815 省政府
海南 2021 综合 本科 541 20934 省政府
海南 2021 综合 不限 本科 555 17893 省政府

3、2020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在海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海南 2020 综合 本科 509 26949 省政府
海南 2020 综合 本科 530 22333 省政府
海南 2020 综合 不限 本科 541 20023 省政府
海南 2020 综合 本科 551 17950 省政府
海南 2020 综合 本科 557 16752 省政府
2024年海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内蒙古师范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内蒙古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在广东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内蒙古师范大学在广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内蒙古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在吉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吉林高考多少分能上内蒙古师范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内蒙古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在河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河北高考多少分能上内蒙古师范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内蒙古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在山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山东高考多少分能上内蒙古师范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jwc.imnu.edu.cn/
内蒙古师范大学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内蒙古师范大学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三、内蒙古师范大学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内蒙古师范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自治区重点大学,是具有鲜明教师教育和民族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实践探索,现已成为自治区培养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师资和蒙汉兼通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区中学教师培养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基础教育与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学校有赛罕校区和盛乐校区,占地总面积3800余亩(约253公顷),校舍建筑面积94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2亿余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4亿余元。馆藏图书268万余册,电子图书185万余册。学校下设27个教学机构,3个合作办学学院,4所附属学校(含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学校)。现有教职工2074人(不含合作办学),其中专任教师1292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51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2%,具有正高级职称专任教师22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7.2%,具有副高级职称专任教师43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7%;有博士生导师99人、硕士生导师1014人,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3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1人,2002年至今,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151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9人,获自治区“草原英才”项目资助61人(次)、团队11个。学校有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30100人、研究生4380人,有各类成人教育学生566人、留学生502人,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开设95个本科专业,涵盖10大学科门类(其中普通师范专业23个,职业教育师范专业19个),2020年招生专业72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32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精品课程78门,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7个,有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有自治区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8个。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专业学位10种;具有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入学资格。学校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33个,其中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7个、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含培育)3个、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含培育)6个、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自治区工程实验室3个。同时拥有自治区级创新团队14个、全国“人文社科普及基地”1个、自治区首批科普示范基地1个。建校69年来,学校形成了“求真务实,育人至上,学术创新,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强化了“双学位教师教育和蒙汉兼通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秉承“献身、求实、团结、奋进”的校训,已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27万余人。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蒙古、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0几个国家及80余个国内知名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09年被批准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学校先后聘请包括7位两院院士和5位学部委员在内的近500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任学校学术顾问、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正按照“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理念转型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创新型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而不懈努力。202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