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河北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河北高考多少分能上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3-09-04 05:58:22 高考助手网

一、河北高考多少分能上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1、2022年河北高考历史类考生上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29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69906名;

2、2021年河北高考历史类考生上河北地质职工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28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83985名;

3、2022年河北高考物理类考生上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6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44358名;

4、2021年河北高考物理类考生上河北地质职工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20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15534名;

5、2020年河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河北地质职工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6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18713名;

6、2020年河北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河北地质职工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9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01959名;

河北高考多少分能上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河北 2022 历史 - 专科 294 169906 省政府
河北 2022 物理 - 专科 365 244358 省政府

2、2021年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河北 2021 历史 - 专科 282 183985 省政府
河北 2021 物理 - 专科 208 215534 省政府

3、2020年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河北 2020 理科 - 专科 365 218713 省政府
河北 2020 文科 - 专科 390 101959 省政府

(1)、2023年河北高考多少分能上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查看更多

三、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河北地质职工大学,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作为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独立建制公办高校,是长江以北唯一一所具有地学特色、专业门类齐全的高职院校。其前身为河北省地质局七二一大学,1982年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为独立建制的成人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03年,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纳入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系列。2021年9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北校区位于石家庄市中山西路901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蟠龙湖校区位于石家庄西南,毗邻元氏蟠龙湖风景区,人文环境优雅,占地257亩。学校现有在校生7275人,现有教职工297人,专业技术人员262人,其中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60人,博士1人,研究生124人。  学校主要以培养全日制高职高专人才为主,以成人高等专科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为补充,兼为系统内地质干部、工人提供学历教育、技能培训,为系统外相关行业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技术咨询和服务工作。  学校设有地质工勘系、建筑设计系、财经商贸系、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体育健康系、基础部、思政教研部等30个处室、系部,开设涵盖地质工勘类、建筑设计类、财经商贸类、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类及体育健康类五大类专业群的24个专业,并逐步向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农业地质、矿山恢复与治理、土地整治、不动产登记等专业方向拓展。  办学四十年来,学校始终立足地质、服务河北、依托行业、面向一线,为社会和地矿行业发展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近十年间,在国家级、省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荣获国家级团体特等奖三项,一等奖二十余项,二三等奖、优秀奖百余项,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独特而又显著地优势。  学校顺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积极发挥行业办学优势,与国土资源、地矿、环境、冶金、有色、水利、财经系统进行广泛联系,建立了稳定的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层次高、就业质量好、发展后劲足,连续多年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了省教育厅的高度好评,在河北省享有较高口碑。在地矿事业“五位一体”发展新格局建立进程中,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学校将继续按照“学生好,学校才好”的办学思路,积极践行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高职办学新理念,不断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工匠精神培养路径,建立主动适应行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要求的运行机制, 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奋力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