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河北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河北高考多少分能上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5 16:18:39 高考助手网

一、河北高考多少分能上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1、2022年河北高考历史类考生上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7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16588名;

2、2021年河北高考历史类考生上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0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04332名;

3、2022年河北高考物理类考生上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9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21927名;

4、2021年河北高考物理类考生上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3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00784名;

5、2020年河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7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12671名;

6、2020年河北高考文科类考生上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3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6847名;

河北高考多少分能上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河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河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河北 2022 历史 - 专科 372 116588 省政府
河北 2022 物理 - 专科 390 221927 省政府

2、2021年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河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河北 2021 历史 - 专科 404 104332 省政府
河北 2021 物理 - 专科 334 200784 省政府

3、2020年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河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河北 2020 理科 - 专科 376 212671 省政府
河北 2020 文科 - 专科 433 76847 省政府
2024年河北高考多少分能上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招生计划在湖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招生计划在四川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招生计划在河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招生计划在青海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jwc.sxqzy.com/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2024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陕西青年职业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王牌+特色专业)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河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三、陕西青年职业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古都西安,与陕西省团校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既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又承担陕西省共青团干部及其他青少年工作者的教育培训任务。学院由1952年创办的陕西省团校发展而来。1984年在团干部短期培训的基础上正式举办大学专科教育,1988年创建陕西青年干部学院;1994年更名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为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同时保留了陕西省团校的性质、任务和校名;秉承共青团院校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内涵,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2003年开始独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2005年正式转制成立陕西青年职业学院。自建校以来,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大力培养青年人才,为共青团事业发展、陕西省及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省内外拥有良好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学院现有含光、长安两个校区。含光校区位于西安市中心,毗邻明代古城墙,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精巧雅致;长安校区位于长安区常宁新区,南依终南山,青山绿水、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为莘莘学子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院近年先后荣获西安市文明单位、省级园林式单位、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学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按照“对接产业、服务陕西、错位发展、争创一流”的建设思路,紧贴市场和产业设置专业,紧密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以一流专业为龙头,构建了与区域经济匹配度高、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文化、商务、金融、旅游、信息、教育等六大专业链群。设有文化传媒系、财经系、管理系、数字信息技术系、公共事业系、艺术系6个教学系和思想政治课(公共课)教研部、继续教育中心、培训部等9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三年制高职招生专业(方向)41个,五年制高职招生专业3个,拥有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两项,院级重点专业6个。在陕西高职教育系统具有独特优势、占有独特地位。学院坚持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对接行业职业标准。建有63个高标准实训室,其中采编与制作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国家级实训基地,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训室、旅游管理综合实训室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18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确保每个专业都有3个以上校外实践基地与顶岗实习地点,保证每位学生在校期间都有不少于半年时间开展顶岗实习。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鼓励学生考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0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现有物流管理省级教学团队1个。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73.68%,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占比23.68%,“双师”素质教师占比77%。近年来,1名教师获教育部微课竞赛一等奖,2名教师获全国教师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1名教师获“全省高职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名教师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称号,1名教师获“陕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称号,1名教师获“陕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称号。学院教师累计参与并完成各类科研项目2100多项,其中获奖项目200多项,累计公开发表论文3200多篇。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特色鲜明。全面系统实施学生“自律、诚信、明礼、敬业、坚韧”为主要内涵的“五大核心素养”教育,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在足额配备专职学生辅导员的基础上,从专任老师和管理干部中严格选配班主任,培养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学工队伍。深入开展“知心青苑”工作,常态化开展师生“一对一、面对面”谈心谈话,推行处级干部联系班和院领导接待日制度,搭建师生沟通平台,形成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实行学生假期去向登记制度,严肃考勤和请销假制度,推行学工干部走访学生宿舍和联系学生家长制度,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级”工作网络,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积极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人人关注自我成长的良好氛围。学院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着力传承团校品牌,凝练共青团工作特色。坚持“至诚至坚”校训,塑造“爱生乐业、德教双馨”的教风和“慎思敏行、学以致用”的学风,形成了“朝气蓬勃”的校风。现有宿莽文学社、蓝野环保协会、精武协会、博雅传统文化协会等19个学生社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特长;举办读书励志实践活动、社团文化节展演活动、大学生艺术节等多个有影响的品牌活动,使学生受到了熏陶和感染,并荣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学院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