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河北高考分数线 > 正文

东华理工大学在河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06-16 08:06:40 高考助手网

一、东华理工大学在河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东华理工大学在河北2022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6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2803名;

2、东华理工大学在河北2021年历史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1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2768名;

3、东华理工大学在河北2022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1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01322名;

4、东华理工大学在河北2021年物理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75821名;

5、东华理工大学在河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51337名;

6、东华理工大学在河北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9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47833名;

7、东华理工大学在河北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6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75244名;

8、东华理工大学在河北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7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48311名;

9、东华理工大学在河北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73070名;

10、东华理工大学在河北2020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9880名;

11、东华理工大学在河北2019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7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9320名;

12、东华理工大学在河北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7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0123名;

东华理工大学在河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二、东华理工大学在河北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东华理工大学在河北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河北 历史 - 本科 546 12803
2022 河北 物理 - 本科 491 101322

2、东华理工大学在河北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1 河北 历史 - 本科 551 12768
2021 河北 物理 - 本科 512 75821

3、东华理工大学在河北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0 河北 理科 - 本科 573 51337
2020 河北 文科 - 本科 570 9880

4、东华理工大学在河北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9 河北 理科 - 本一 549 47833
2019 河北 理科 - 本二 516 75244
2019 河北 文科 - 本一 577 9320

5、东华理工大学在河北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8 河北 理科 - 本一 557 48311
2018 河北 理科 - 本二 522 73070
2018 河北 文科 - 本一 587 10123
东华理工大学在河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山东高考多少分能上东华理工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东华理工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东华理工大学在安徽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东华理工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东华理工大学在内蒙古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东华理工大学在山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东华理工大学招生计划在内蒙古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新疆高考多少分能上东华理工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东华理工大学招生计划在重庆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东华理工大学招生计划在山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东华理工大学招生计划在湖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三、东华理工大学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简称东华理工,创办于1956年,是中国核工业第一所高等学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自然资源部、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具有地学和核科学特色,以理工为主,经、管、文、法、教、艺兼备的多科性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111计划”入选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和“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语言文化推广基地,中国人民海军士官选拔培训基地,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始终坚持******办学方向,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民族利益至上的宗旨,牢记服务国防军工的历史使命,坚持“为核成立、因核成名、以核成势”的发展思路,高擎“核学”“地学”两杆大旗,加速内涵发展、强化学科特色,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我国核大国地位的确立、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核地学人才摇篮”和“世界原子能事业的宝贵财富”,为国防军工事业和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24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大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