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黑龙江高考分数线 > 正文

黑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哈尔滨工程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7 11:03:56 高考助手网

一、黑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哈尔滨工程大学

1、2022年黑龙江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中外合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3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9066名;

2、2021年黑龙江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外合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9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7972名;

3、2021年黑龙江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中外合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2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1548名;

4、2020年黑龙江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外合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5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2745名;

5、2020年黑龙江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中外合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7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9585名;

6、2021年黑龙江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5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866名;

7、2021年黑龙江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哈尔滨工程大学(B)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7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648名;

8、2020年黑龙江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5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085名;

9、2020年黑龙江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哈尔滨工程大学(B)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0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094名;

黑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哈尔滨工程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哈尔滨工程大学在黑龙江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在黑龙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黑龙江 2022 理科 本一A 514 12840 工信部
黑龙江 2022 理科 本一A 533 9066 工信部
黑龙江 2022 理科 本一A 549 6421 工信部
黑龙江 2022 理科 本一B 521 11341 工信部
黑龙江 2022 文科 本一A 532 1770 工信部
黑龙江 2022 文科 本一B 507 3363 工信部

2、2021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在黑龙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黑龙江 2021 理科 本一A 493 17972 工信部
黑龙江 2021 理科 本一A 526 11548 工信部
黑龙江 2021 理科 本一A 557 6901 工信部
黑龙江 2021 理科 本一B 480 20790 工信部
黑龙江 2021 文科 本一A 553 1866 工信部
黑龙江 2021 文科 本一B 475 7648 工信部

3、2020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在黑龙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黑龙江 2020 理科 本一A 558 12745 工信部
黑龙江 2020 理科 本一A 576 9585 工信部
黑龙江 2020 理科 本一A 592 7079 工信部
黑龙江 2020 理科 本一B 564 11654 工信部
黑龙江 2020 文科 本一A 558 2085 工信部
黑龙江 2020 文科 本一B 504 6094 工信部
2024年黑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哈尔滨工程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哈尔滨工程大学招生计划在广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哈尔滨工程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哈尔滨工程大学招生计划在天津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哈尔滨工程大学招生计划在山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哈尔滨工程大学招生计划在湖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哈尔滨工程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哈尔滨工程大学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哈尔滨工程大学招生计划在贵州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海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哈尔滨工程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哈尔滨工程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三、哈尔滨工程大学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北国冰城哈尔滨市。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07年,成为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海军共建高校。2019年,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2年,获批建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是国家“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校占地面积140.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3.76万平方米。校园建筑中西合璧,飞檐碧瓦,气势恢宏。设有17个学院(系、部);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俄“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6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13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个,国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图书馆共有藏书733.77万册。学校面向国家和国防重大需求,以船舶与海洋装备、海洋信息、船舶动力、先进核能与核安全、智能科学5个学科群为牵引,打造特色、通用、基础学科相互支撑、优势互补、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三海一核”特色学科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国家一级、二级重点学科各1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1个、一级重点学科11个。现有本科专业6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教育部特色专业7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防特色紧缺专业和重点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29个,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分别获得A+和A-等级,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全部进入全国前30%。学校现有教职工2924人,其中专任教师1897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190人。教师队伍中现有院士8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4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5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8人,其他国家级人才39人;“龙江学者”支持计划入选者24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9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8个。学校现有学生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6万余人、硕士研究生1万余人、博士研究生2900余人。学校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国际化进程,坚持“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优、可靠顶用”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信念坚定、人格健全、乐于探索、务实笃行的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高素质人才,优秀学生典型不断涌现,自2016年起,1人被中宣部、教育部评为“最美大学生”,4人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3人荣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近年来,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等国际国内各类赛事中获得国际和国家级重要奖项逾千项,“E唯”代表队连续两年获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冠军,“E唯”机器人创新团队、“创翼”创新团队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5名学生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先进集体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胜杯,大学生创业联盟连续五年获“全国十佳KAB创业俱乐部”。2011年成立创业教育学院。学校被授予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