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黑龙江高考分数线 > 正文

黑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安信息职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7 14:33:31 高考助手网

一、黑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安信息职业大学

1、2021年黑龙江高考理科类考生上西安信息职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3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5112名;

2、2021年黑龙江高考理科类考生上西安信息职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23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92495名;

3、2020年黑龙江高考理科类考生上西安信息职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7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6352名;

4、2020年黑龙江高考理科类考生上西安信息职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25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02695名;

5、2022年黑龙江高考文科类考生上西安信息职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8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1777名;

6、2022年黑龙江高考文科类考生上西安信息职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28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4408名;

7、2021年黑龙江高考文科类考生上西安信息职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28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1171名;

8、2020年黑龙江高考文科类考生上西安信息职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0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0066名;

9、2020年黑龙江高考文科类考生上西安信息职业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24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4848名;

黑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安信息职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在黑龙江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在黑龙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黑龙江 2022 理科 本二A 363 63172 省教育厅
黑龙江 2022 理科 专科 281 93262 省教育厅
黑龙江 2022 文科 本二A 383 21777 省教育厅
黑龙江 2022 文科 专科 289 44408 省教育厅

2、2021年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在黑龙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黑龙江 2021 理科 本二A 335 65112 省教育厅
黑龙江 2021 理科 专科 238 92495 省教育厅
黑龙江 2021 文科 专科 286 41171 省教育厅

3、2020年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在黑龙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黑龙江 2020 理科 本二A 376 66352 省教育厅
黑龙江 2020 理科 专科 250 102695 省教育厅
黑龙江 2020 文科 本二A 407 20066 省教育厅
黑龙江 2020 文科 专科 249 54848 省教育厅
2024年黑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安信息职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宁夏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安信息职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在重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招生计划在青海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招生计划在内蒙古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招生计划在湖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安信息职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在安徽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安信息职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在青海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安信息职业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三、西安信息职业大学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简介发布时间:2017-07-03西安信息职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大学,是全国首批本科教育改革试点院校,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统招本、专科学历资格。学校始建于1992年。学校坚持******办学方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逐渐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道路,目标致力于把学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的,人民满意的本科大学。张明同志任理事长、校长,吴介军同志任党委书记。学校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学城,占地600余亩,校园建筑面积21.24万平方米,设有人工智能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云计算学院、软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交通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理工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及工程实训中心、计算机实训中心、电子实验实训中心、城轨交通实训中心等教学机构,教学,实习(实训)设施完备,生活设施配套齐全。学校秉承“厚德自强,创新奉献”的校训和“志存高远、向善求真”的校风,形成了“以人为本、以德育人、重视理论、强化实践”的办学理念,发扬“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积极营造“朝气蓬勃、科学素养、无悔奉公、和谐自然”的育人氛围,遵循“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改革,提升内涵建设。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有发展潜力十佳院校”、“中国十大特色院校”。2014年,学校在全国质量媒体教育联盟总评榜陕西榜活动中荣获“最具就业竞争力”称号。在第二届(2011)感动陕西教育人物(机构)推介活动中被评为“最具特色专业院校”,在第四届(2015)感动陕西教育人物(机构)推介活动中,被评为“最具就业力院校”、张明院长荣获“推动陕西教育发展突出贡献人物”两项荣誉等一系列奖项。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学校按照“中国制造2025” 、“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大数据”等国家战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根据陕西电子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统筹和优化学校专业体系,以陕西地区产业、技术、职业的最新变化为引导,开设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应用工程、网络工程、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智能制造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电子商务等10个陕西急需的本科专业,36个高职专业。学校对接产业链,形成以智能制造工程、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应用工程、电子商务、交通运输为主的6个学科专业群。建设以工学为主,信息类专业为特色,专业与产业高层次职业技术的专业体系。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等省级重点专业、一流专业、骨干专业为引领,以微电子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工业机器人、无人机应用技术等校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为抓手,辐射带动学校其他专业同步发展。学校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树立了以人为本、教师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合理、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21人。我校按照《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引进了一批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大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支持企业人员参加校内职称评定。教师在科研立项、专利申报和论文发表上取得优异成果。教学力量较强,教学水平较高。学校大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长期致力于创新构建“按社会需求设专业,按学科打基础,按就业设模块,使学生横向可转移、纵向可提升”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校行合作、校政合作”的育人机制,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创新形成了“三合作四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方案由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制订;课程体系根据企业生产实际调整和改造,并根据产业技术进步随时进行改革;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由特聘来自企业的“双师型”教师参与指导。如西安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西安中兴通讯有限公司等企业把一些生产过程融入到学校教学中,与学校共同开发教材,使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与岗位。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加大教学投入,加强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及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稳步提高。2013年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4年,我校在陕西省巡视诊断工作中,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水平。学校不仅强化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而且下大气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毕业的学生能够扎根三秦,爱岗敬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通过跟踪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