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黑龙江高考分数线 > 正文

黑龙江609分物理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2024-06-17 23:58:20 高考助手网

俗话说“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黑龙江高考出分后,考生和家长再次面临志愿大考:如何能把拼搏得来的分数运用得当,上如愿大学?此篇攻略帮大家介绍关于黑龙江609理科能上什么大学,具体可以报考哪些公办大学,以及如何根据分数选择适合的大学。

黑龙江609分物理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黑龙江609理科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根据分数选择大学,分为分差法和位次法,我们有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得知,黑龙江理科609分能上的大学名单有北京大学医学部(英语类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培养)、同济大学(中外合作)、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医学类专业)、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今年黑龙江609分高考有哪些冲稳保院校名单呢,可以在下面系统一键生成:

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 一般考生填报志愿,大多是根据高考成绩排名和历年录取情况来衡量自己的志愿填报情况,而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为这个过程赋予了科学化和数字化。让考生不再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是能够以分数为基础,尽量使志愿填报更符合自身性格和兴趣,使志愿填报更科学。该系统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统,也是被他们推荐给学生使用的系统,小巧速度快、数据准确、概率值合适,基本上80%的高三学生会使用这个系统。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二、黑龙江609分理科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北京大学医学部(英语类专业)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612 965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培养)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619 731
3 同济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607 1142
4 同济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610 1037
5 同济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611 991
6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594 1880
7 武汉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609 1077
8 南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606 1191
9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615 869
10 北京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612 965
11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596 1751
12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614 898
13 东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595 1814

高考志愿什么是计划数

高考报考时的专业计划数就是各个学校专业计划招收的人数,因为每个学校都会有很多专业,每个专业学校都会根据情况而计划招收多少个人。

在高考填报志愿中,计划数指各个大学在还不知道多少人填报自己学校(每个专业还会有具体的招生计划数)为志愿之前,计划招收的人数,可能志愿出来报的人少,就少收一些,报的人多,就多收一些。

计划数通常是根据往年招生人数确定的。在实际录取工作中,各个大学对报考人数较多的省份,还会适当增加部分招生计划人数。

在实际录取工作中,会出现一些院校或专业不能满足招生计划里规定的人数,还有一些线上考生因填报志愿不合理而未被录取的情况。对此,在各批次录取结束时,如高等学校计划未完成,高校一般会采取补录。

黑龙江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名单分数
黑龙江高考第一名是谁2024年 附往年高考状元分数
黑龙江历年高考状元是谁及分数多少分
黑龙江高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成绩
2024年黑龙江高考状元名单是谁多少分
2024年黑龙江牡丹江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黑龙江大庆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黑龙江绥化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黑龙江伊春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黑龙江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黑龙江黑河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三、近几年黑龙江理科609分录取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北京大学医学部(英语类专业)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612 965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培养)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619 731
3 同济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607 1142
4 同济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610 1037
5 同济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611 991
6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594 1880
7 武汉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609 1077
8 南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606 1191
9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615 869
10 北京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612 965
11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596 1751
12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614 898
13 东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2 595 1814
14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602 2422
15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605 2208
16 武汉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612 1798
17 南开大学(物质科学类专业)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595 2943
18 华中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616 1576
19 华东师范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624 1227
20 上海财经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624 1227
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604 2268
22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俄联合培养)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607 2079
2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596 2864
24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616 1576
25 北京理工大学(精英班)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599 2624
26 北京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620 1387
27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613 1737
28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606 2142
29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622 1294
30 厦门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602 2422
31 天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598 2703
32 东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603 2331
33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597 2778
34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594 3031
3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612 1798
36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599 2624
37 中山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600 2562
38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597 2778
39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595 2943
40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607 2079
41 四川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594 3031
4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594 3031
43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1 600 2562
44 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16 4183
45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00 6005
46 中山大学(农学类专业其它)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08 5050
47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24 3405
48 山东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24 3405
49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598 6245
50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12 4585
51 中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10 4832
52 湖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14 4366
53 重庆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20 3827
54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06 5255
5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18 4016
56 吉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03 5627
57 大连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24 3405
5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06 5255
59 上海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02 5740
60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05 5379
61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10 4832
62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595 6656
6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05 5379
64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598 6245
65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597 6386
66 南京师范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04 5495
67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597 6386
68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599 6118
69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12 4585
70 华东理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598 6245
71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13 4471
72 兰州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00 6005
73 西南交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597 6386
74 西北政法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09 4929
75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596 6517
76 广西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03 5627
77 山西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黑龙江 2020 608 5050

为了不退档只能服从调剂

每年都会有志愿填报遗憾发生,有些时候,即使考生的分数达到投档线,也可能出现被退档的情况,况且今年高考延期,填报志愿更要早作准备。本文就来简单分析一下退档原因及考生如何避免高分被退档或达线退档的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高分落榜或达线退档?

一是政策因素;二是人为因素。

主要表现有三种情况:

(1)考生总分高于院校录取线而没有达到专业线并且不服从调剂。

(2)高考总分达到相应批次录取线,但相关科目较差或因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而予以退档。

(3)因各院校投档线的人数都比实际录取的新生多20%,因而投档线上的“边缘生”,很可能遭遇进档后退档的风险。

14种退档类型及预防对策

1、政策性落榜

投档比例暗藏风险:

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全省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例划出,各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1:1.05—1:1.2投档比例。

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5%到20%的虚额。一般在省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预防对策:

①“边缘生”可以选择哪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

②专业上不要过分挑拣并尽可能服从调剂。

③所报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余量。

④不能用录取院校的最低分来判断是否能达线。

2、档案材料填写有误

档案材料填写有疑问,填写错误或作假。

预防对策:

考生填表时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严格按志愿顺序填写;各种材料要真实客观;表格完成后最少核对二次。

3、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专业标准

进档后遭遇退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考生对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中要求的报考资格、学校情况及专业要求等相关内容不了解,盲目填报引起的,志愿填报一定要看清专业报考的条件。

预防对策:

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避免误闯“红灯”。

4、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

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

如外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要达到100分;录取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语文成绩达到90分;录取到经济类专业数学成绩至少要达到100分等。

一般来说,文史类专业、外语类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对语文、文综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理工类专业对数学、理综科目的成绩要求高一些。

医学类专业、对化学、生物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外语、处贸专业,对外语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都有一定要求。

预防对策:

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报院校的要求。

5、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最低录取线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如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这种完全凭分数定胜负的办法,就是淘汰低分数的学生。

假如你参考最低分,很可能被落选。最低录取分往往就是最后一被录取考生的分数,有时同一所院校的最低(冷门)专业与最高(热门)专业间的分数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间。

预防对策:

参考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

6、对目标院校“大小年”趋势分析不准确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个学校报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较大,导致录取分数忽高忽低,走势无常。

形成“大小年”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所造成的。

一般来说,“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但不绝对,只能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

导致“大小年”现象的因素有:

①受上年该校录取分数线的影响;

②该校当年招生计划投放量;

③宣传力度;

④几十万考生志愿填报情况。考生要避免“志愿扎堆”,仅靠简单寻找“大小年”规律作为志愿填报的依据是根本不够的,要各方面的因素,纵横分析,全面考量。

预防对策:

①参考该校连续三年录取比例的变化趋势,录取分数高说明是“大年”,录取分数低说明是“小年”。“大小年”现象是一种人为因素造成的现象,要全面分析,灵活运用。

②对上一年新开设的专业,如果录取比率小于1,来年报考人数可能大幅度提高。当年新开设的专业,可能因报考人数不多而遇到“小年”。

7、高估自身实力,只选“三热”

不少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

预防对策:

注重对一般院校和相近专业的填报,选好保底院校。

8、不重视提前单独招生院校

单独招生分为单独招生录取院校和自主招生两类。单独招生院校比较特殊,对考生特长及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尽管招生数量少,但也有不少较好的特色专业。自主招生类院校对考生的要求较高,但对优生群体来说,增加了录取的机率。

预防对策:

建议填报此类院校,扩大院校与专业的选择范围。

9、忽视第二批次院校的填报

第二批次院校数量大,有相当一部分不错的专业,其毕业就业情况好于某些第一批次的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专业应予以关注。

预防对策:

重视填报好第二批次院校,为考生增加选择的机会。

10、过分重视专业,不服从调剂

考生专业要求较高或不服从调剂(或不填写),造成进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预防对策:

①专业志愿要考虑“服从调剂”。因平行志愿的院校最多可填报很多个专业,考生专业填报机会增多,相对每个专业填报的考生就会增加,专业容易形成“扎堆”情况。如果考生在填报专业中分数不算高,专业又不服从调剂,就会造成进档后被退档。

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组合中,即要敢于填报理想院校,又要填报稳妥又中意的学校,还要有“保底”院校,防止进档后被退档。如果考生的“是否同意调剂”一栏不填写的话,将被视为“不同意”处理。

②专业志愿冷热搭配要适度。即使是同一院校不同的专业取分高低,不能全报热门或高分专业,要保持专业志愿间要有3-5分的差距。如对专业没什么特殊要求,最好填上“同意调剂”。

11、吃不透院校《招生简章》形成死档

有的院校对加分政策只在投档时承认,录取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有的学校规定了专业级差,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时,要减掉一定分差后才能与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

有的专业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要求外,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的比例等,这些问题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

预防对策:

一是了解院校信息,特别是招生章程、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

二是量力而行,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

三是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

四是选择专业面要宽,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12、没有正确理解高招录取关键环节而退档

平行志愿录取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是:

第一个环节是根据学校志愿投档,第二个环节是根据专业志愿录取。第一个环节是第二个环节的前提,只有当你的档案顺利投入志愿学校后,学校才会根据你的专业志愿进行录取。平行志愿可给考生增加选择机会只在第一个环节起作用,与第二个环节没有关系。

如家长给孩子报志愿,理想专业是金融专业,为了保证专业并增加录取机会,他在平行志愿的前四个学校都选择经济类专业,这类专业招生数不足的学校宁肯空着也不填,而且专业均不服从调剂,而在第五个学校也就是最后一个院校填报了服从调剂。

这位家长的想法是,第一个院校进档后如不能被金融专业录取,不服从调剂就会进入第二个院校,如第二个院校还不能录到金融专业就会落到第三个院校,直到第五个院校别无选择时再服从调剂。

事实上,这位家长没有把平行志愿投档程序搞清楚,如果该考生符合进档条件被前面任何一个院校投档,经济类专业录取不到又不服从调剂,根本不能进入下面的学校,只能作退档处理。

13、坚守本地院校,不去外省高校

每年由此落榜的考生也不少,他们的理由是本地高校招生数量多,录取的机率就会大些,但实际的情况是本地院校录取人数多,报考本地的考生更多。

预防对策:

立足长远,扩大录取机率。省外院校录取人数少相对报考的人数也较少。

14、考生定位不准,院校“扁平”,造成滑档

预防对策:

平行志愿所报的几所院校切忌“扁平”,院校之间要有梯度。每个志愿顺序所填报的几所学校,在选择时一定要拉开院校之间的志愿梯度。

如果将分数差不多的几所学校分别列为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顺序,结果会使这几个志愿变为一个志愿,第一个院校落榜,其后的志愿也不会被录取,浪费了录取机会,导致所填志愿都成为无效志愿,造成整体滑档或志愿全部被采空的问题。

也的有的考生甚至将分数更高的分数列为后续志愿,形成志愿倒挂(即无效志愿)。一般来说,院校志愿梯度以20到30左右为宜。

考生如何才能避免被退档?

高校退档主要有这些理由:部分学校调档比例超出1:1,而报考考生总分偏低;单科成绩不符合学校录取要求;身体条件受限;专业不服从调剂等。为避免退档,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设置志愿梯度,不要盲目“冲一冲”,也许你的档案冲进了某个高校,但由于部分学校调档比例超出1:1,而你刚刚踩上投档线或超该校投档线不多,可能被退档;

(2)一定要认真阅读高校招生章程,我们也会及时推动政策解读类文章,提醒各位把报考工作做细;

(3)尽量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填报服从志愿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服从志愿,包括“学校服从”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其中“学校服从”是指考生未被自己所报院校录取后,愿意由计算机自动调剂投档至该批其他未录满的院校;“专业服从”是指考生在学校不能满足其所填专业志愿的情况下,愿意调剂到该校在我省招生的其他未录满的专业。

填报服从志愿可以降低被退档的风险,但也可能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学校或者专业。并不是选了服从志愿就一定会被调剂,只有在未被自己所报院校录取或不能满足其所填专业志愿的情况下才会被调剂。调剂的学校和专业不一定都是“冷门”或“不好”的;由于种种原因,有些“热门”的专业没有录满,在这种情况下,你也有可能被调剂到这类“热门”专业。

在这里想提醒考生的是,面对“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时,一定要慎重。如果自己的确对学校非常满意,而且也没有特别不喜欢的专业,服从调剂也无妨。

事实上,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院校的专业不一定都了解,某个专业暂时不喜欢,进校学习一段时间,了解了这个专业之后,又慢慢喜欢上了。但若考生确实对某些专业比较心仪,有“非读不可”的想法,则可适当降低院校的层次,选择自己满意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