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黑龙江高考填志愿 > 正文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招生计划在黑龙江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原创)

2024-05-03 03:35:39 高考助手网

一、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黑龙江招生计划专业代码和人数

1、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黑龙江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

2、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黑龙江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7人;

3、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黑龙江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4人;

4、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黑龙江的软件工程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5、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黑龙江的环境工程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6、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黑龙江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招生计划在黑龙江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原创)

二、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招生计划在黑龙江的招生和人数代码

1、2022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黑龙江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4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黑龙江 2022 / 本二A 01 4 - 理科
机械电子工程 黑龙江 2022 / 本二A 02 7 - 理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黑龙江 2022 / 本二A 03 4 - 理科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黑龙江 2022 / 本二A 04 5 - 理科
软件工程 黑龙江 2022 / 本二A 05 5 - 理科
环境工程 黑龙江 2022 / 本二A 06 5 - 理科
食品质量与安全 黑龙江 2022 / 本二A 07 5 - 理科

2、2021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黑龙江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4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黑龙江 2021 / 本二A 01 5 - 理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黑龙江 2021 / 本二A 02 5 - 理科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黑龙江 2021 / 本二A 03 5 - 理科
软件工程 黑龙江 2021 / 本二A 04 5 - 理科
环境工程 黑龙江 2021 / 本二A 05 5 - 理科
食品质量与安全 黑龙江 2021 / 本二A 06 5 - 理科
财务管理 黑龙江 2021 / 本二A 01 5 - 文科

3、2020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黑龙江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4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黑龙江 2020 / 本二A 01 5 - 理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黑龙江 2020 / 本二A 02 5 - 理科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黑龙江 2020 / 本二A 03 5 - 理科
软件工程 黑龙江 2020 / 本二A 04 5 - 理科
环境工程 黑龙江 2020 / 本二A 05 5 - 理科
食品质量与安全 黑龙江 2020 / 本二A 06 5 - 理科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招生计划在黑龙江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招生计划在新疆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招生计划在江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jwc.zsc.edu.cn/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2023年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王牌+特色专业)
2023年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吉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2023年新疆高考多少分能上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招生计划在四川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3原创)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招生计划在陕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3原创)

三、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最新学校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为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合作双方为中山市人民政府和国家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建校至今已有35年的办学历史。前身为1986年成立的中山大学孙文学院;1995年,学校更名为中山学院,实行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至今,合作双方共同举办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2016年至2020年,学校先后被遴选为“广东省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省市共建”高校、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发扬“敢为天下先”和“爱国奉献”的精神,以“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为三大核心战略,坚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自主创新和服务地方能力”双轮驱动,深入推进落实“省市共建”、“应用型转型试点建设”和“冲补强”提升计划各项任务,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