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河南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5-10 05:04:31 高考助手网

一、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2022年河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名;

2、2021年河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20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57281名;

3、2020年河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21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47174名;

4、2022年河南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名;

5、2021年河南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7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80490名;

6、2020年河南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4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29594名;

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河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河南 2022 理科 专科 - - 省政府
河南 2022 文科 专科 - - 省政府

2、2021年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河南 2021 理科 专科 206 457281 省政府
河南 2021 文科 专科 377 180490 省政府

3、2020年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河南 2020 理科 专科 214 447174 省政府
河南 2020 文科 专科 340 229594 省政府
2024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招生计划在吉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山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河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s://jwc.cync.edu.cn/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招生计划在河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3年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王牌+特色专业)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云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2023年青海高考多少分能上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山东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三、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朝阳师专)有着清晰的历史传承脉络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建校历史可追溯至1960年,时名为朝阳师范专科学校,以后迁变分合,至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重建。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改为现名。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涵盖教育、装备制造、矿物、电子信息、生物化工、财经、旅游、文化艺术等多个专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协调发展的地方性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校园占地854亩,建筑面积21.78万平方米,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龙山街四段966号。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首要目标,不断调整优化专业布局,确立了“一型两性”(技术技能型、师范性、地方性)的办学定位和“一个巩固两个突出”(巩固师范教育专业集群优势,突出涉工类专业;突出现代服务类专业)的发展布局,坚持深化内涵与拓展外延并重,着力打造优势专业和品牌专业。现设有学院1个,教学系(部)12个。设置高职高专专业33个,其中师范类专业11个、涉工类专业12个,服务类专业10个;设置本科专业10个,其中依托沈阳师范大学开设的专科起点普通本科专业3个,依托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学校开设高中起点四年制普通本科专业7个。高职专业中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品牌示范专业6个,省级高水平特色专业群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 学校教学设施完备,建有校内实训中心15个,各类实验实训室245个,校外实训基地86个,国家财政支持职业 教育实训基地1个、辽宁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基地1个、对接产业集群省级实训基地2个,同时建有红山文化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教学仪器设备值6976万元,固定资产5.4亿。图书馆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纸质图书、电子图书借阅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纸质藏书58万册,电子图书16.2万册。学校有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科学普及为一体的现代化陈列馆,并于2013年被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科协授予“辽宁省第八批省级科学技术普及基地”称号。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08人,其中专任教师480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66人,副教授169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280人,“双师型”教师198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省级优秀专家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2人、千层次11人,万层次30人。全日制在校生6827人。 学校办学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自1985年以来连续30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自1991年以来连续24年保持了省级花园式单位称号,自1993年以来连续22年保持了省级文明校园称号,自2004年以来连续11年保持了省级绿色学校称号,2008年被国家语委命名为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自2009年先后6次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平安校园。学校党委先后4次被中共辽宁省委命名为先进党委。 学校将始终坚持******办学方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博学致用,敬业乐群”的校训,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步伐,坚持走教学质量优异、办学特色鲜明、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