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河南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河南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7 13:51:12 高考助手网

一、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河南科技学院

1、2021年河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河南科技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2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63892名;

2、2020年河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河南科技学院(较高收费)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7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08687名;

3、2020年河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河南科技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1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53171名;

4、2020年河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河南科技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0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00980名;

5、2022年河南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河南科技学院苏梅国际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7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7740名;

6、2022年河南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河南科技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0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7767名;

7、2022年河南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河南科技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4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01832名;

8、2021年河南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河南科技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5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2467名;

9、2020年河南高考文科类考生上河南科技学院(较高收费)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0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7786名;

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河南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河南科技学院在河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河南科技学院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河南 2022 理科 本一 518 105128 省政府
河南 2022 理科 本二 439 250298 省政府
河南 2022 理科 本二 477 176553 省政府
河南 2022 理科 专科 414 298177 省政府
河南 2022 文科 本一 528 22832 省政府
河南 2022 文科 本二 475 67740 省政府
河南 2022 文科 本二 507 37767 省政府
河南 2022 文科 专科 444 101832 省政府

2、2021年河南科技学院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河南 2021 理科 本一 523 109592 省政府
河南 2021 理科 本二 403 293683 省政府
河南 2021 理科 本二 423 263892 省政府
河南 2021 理科 专科 398 300860 省政府
河南 2021 文科 本一 559 22467 省政府
河南 2021 文科 本二 529 41562 省政府
河南 2021 文科 专科 453 107929 省政府

3、2020年河南科技学院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河南 2020 理科 本一 547 106820 省政府
河南 2020 理科 本二 475 208687 省政府
河南 2020 理科 本二 514 153171 省政府
河南 2020 理科 专科 405 300980 省政府
河南 2020 文科 本一 556 22087 省政府
河南 2020 文科 本二 507 57786 省政府
河南 2020 文科 本二 537 33976 省政府
河南 2020 文科 专科 449 114288 省政府
2024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河南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河南科技学院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河南科技学院在重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河南科技学院招生计划在安徽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河南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河南科技学院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河南科技学院招生计划在宁夏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陕西高考多少分能上河南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河南科技学院在天津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河南科技学院在安徽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河南科技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河南科技学院招生计划在山东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三、河南科技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河南科技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39年,前身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大学部生物系,历经北方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长治分院、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平原农学院、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时期。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学校地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河南新乡市,占地面积2176亩,校舍面积64万平方米。建校80余年来,学科专业已涵盖农学、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拥有21个教学学院,67个本科专业,合作办有独立学院--新科学院,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9177人。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总量达309万册(种),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等15个,河南省一流专业、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等36个。学校是河南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建设高校,作物学学科和园艺学学科群为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有省重点一级学科10个。建有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学校是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单位,建有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46个,有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省高校教学团队、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等48个。建有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国家级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是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国家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学校全面落实“质量立校”战略,着力培育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专业、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积极推进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2001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0余项。近三年来,学生在全国蓝桥杯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以上奖励200余项。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12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其中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为代表的科技英才,有以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买兴普为代表的基层优秀管理人才,有以河南广安集团董事长高天增为代表的企业精英,还有众多中高等职业院校优秀教师和管理骨干,以及大批省级、厅级、县级政府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为河南省乃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759人,其中专任教师1417人,教授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7人,副教授等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43人,博士、硕士生导师569余人,双聘院士、中原学者7人,河南省特聘教授、校级特聘教授24人。现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1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河南省领军人才B类、拔尖人才C类30人;河南省教学名师5人;河南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24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10人。聘请36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 学校积极贯彻“科技兴校”战略,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完成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3”、“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技攻关、转基因生物重大科技专项支撑计划等科研课题4158项,获科技成果奖1662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特别是2013年学校主持培育的“矮杆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矮抗58选育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受到河南省人民政府嘉奖,成为全省高校的骄傲。 学校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对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坚持“产学研”协同发展,突出科技引领,注重产教融合,主动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技术创新基地、科技服务基地;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原城市群等国家战略;主动与地方政府对接,独创共建新模式,较好实现了独立学院的转型发展。学校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不断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2019年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显示我校技术转让收入在全国高校排名4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