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一、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1、2022年河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5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24604名;
2、2021年河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7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78120名;
3、2020年河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8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88599名;
4、2022年河南高考文科类考生上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9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1788名;
5、2021年河南高考文科类考生上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2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8420名;
6、2020年河南高考文科类考生上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1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0004名;
二、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在河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河南 | 2022 | 理科 | 本二 | 452 | 224604 | 河南省体育局 |
河南 | 2022 | 文科 | 本二 | 491 | 51788 | 河南省体育局 |
2、2021年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河南 | 2021 | 理科 | 本二 | 477 | 178120 | 河南省体育局 |
河南 | 2021 | 文科 | 本二 | 520 | 48420 | 河南省体育局 |
3、2020年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在河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 年份 | 科目类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录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属于 |
---|---|---|---|---|---|---|
河南 | 2020 | 理科 | 本二 | 489 | 188599 | 河南省体育局 |
河南 | 2020 | 文科 | 本二 | 516 | 50004 | 河南省体育局 |
三、郑州大学体育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郑大体院是河南省唯一一所高等体育院校,本科办学层次,副厅级规格,隶属省体育局主管,业务工作受省教育厅领导。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河南体育学院,1962年因国民经济困难而停办;1984年恢复创建河南省体育技术专科学校;1992年并入郑州大学,更名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保留独立法人资格)。2017年10月,经河南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以郑大体院为基础,申报设置河南体育学院被列入《河南省高校设置“十三五“规划》。学院本部位于惠济区银河街2号,登封校区位于登封市大禹路146号,总占地面积1155亩,校舍建筑面积25万㎡。学院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61人,正教授25人,副高级职称93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2名,省青年骨干教师18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6092余人,硕士研究生近百人。设有7个教学系和登封校区,13个研究中心,其中中原武术文化研究中心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中原武术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老年体育研究中心、河南省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河南省民族体育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运动心理研究中心、河南省冰雪运动发展研究中心均为省级研究中心。学院现有9个本科专业和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涵盖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4个学科门类。有5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教学团队,7门省级精品课程和2门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课程。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83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发表核心期刊422篇;主编或参编著作318部。学院突出武术和运动训练办学特色,培养了奥运冠军贾占波、孙甜甜、李雪英、朱婷,世界冠军宁泽涛、王二平、马建超等知名运动员100多人;设立的河南省太极拳队开“省队校办”先河,队员多次在比赛中获得世界冠军、全国冠军。近年来,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体育系统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园林单位”等荣誉称号。《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十三五”时期,以确保成功申办河南体育学院为工作总目标,合理调配各种办学资源。进一步改善学院综合发展环境,创新教育教学运行机制,推进以目标管理、量化考核为引领的管理改革。坚持体育学一级学科为主干,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思路,积极论证和增设体育学相关专业。坚持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提高社会服务、行业服务水平,在全省高等体育教育中发挥先导作用,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科技和体育文化中发挥独特作用,努力建成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集教学、科研、训练为一体的应用型本科体育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