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湖北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嘉兴南湖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6-15 01:58:22 高考助手网

一、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嘉兴南湖学院

1、2021年湖北高考历史(历史+不限)类考生上嘉兴南湖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3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0623名;

2、2022年湖北高考物理(物理+不限)类考生上嘉兴南湖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8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0840名;

3、2021年湖北高考物理(物理+不限)类考生上嘉兴南湖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8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6117名;

4、2020年湖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嘉兴学院南湖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3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99412名;

5、2020年湖北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嘉兴学院南湖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3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2876名;

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嘉兴南湖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嘉兴南湖学院在湖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1年嘉兴南湖学院在湖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湖北 2021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538 20623 省政府
湖北 2021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483 76117 省政府

2、2022年嘉兴南湖学院在湖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湖北 2022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489 70840 省政府

3、2020年嘉兴南湖学院在湖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湖北 2020 理科 - 本二 439 99412 省政府
湖北 2020 文科 - 本二 432 42876 省政府
2024年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嘉兴南湖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嘉兴南湖学院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嘉兴南湖学院招生计划在海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嘉兴南湖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嘉兴南湖学院在上海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嘉兴南湖学院招生计划在四川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嘉兴南湖学院招生计划在新疆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嘉兴南湖学院招生计划在广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嘉兴南湖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嘉兴南湖学院在新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贵州高考多少分能上嘉兴南湖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嘉兴南湖学院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nhxy.zjxu.edu.cn/

三、嘉兴南湖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嘉兴南湖学院,地处长三角中心城市—嘉兴南湖之畔,是经国家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嘉兴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其前身为嘉兴学院南湖学院。2020 年 12 月“建党百年、百年建校”背景下,学校以革命红船起航地—“嘉兴南湖”命名,成功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全面开启新征程。  学校办学基础好。目前占地 900 余亩(规划用地 300 余亩),下设13个二级教学单位、34 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医学等 6 大学科门类,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 7700 余人;拥有专任教师 430 余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教师占比超 30%;建有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等 11 个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 1 亿多元,图书馆纸质藏书 76 万册。  学校教科研底子厚。拥有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 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151第一层次人才、浙江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等一批教科研专家学者;近年获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 113 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项目30项,科研经费总额 1500 多万元,发表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173 篇、专著16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91项。     学校社会声誉佳。一直注重与嘉兴城市、长三角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成长的互动融合,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与浙江红船干部学院、京东方、杭钢集团、浙江机电、嘉兴国际商务区等有着深度的合作。本科办学18年来,立足嘉兴、服务浙江、面向长三角,为社会培养了3万余名深受用户单位喜爱、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15 年被确定为浙江省加强应用型建设试点院校。  沐浴******的春风,学校紧紧围绕“红色基因,绿色发展,协同共赢,立德树人”这一主线,强化红船引领、城市支撑和产学研融合转型,聚焦服务“革命圣地”、“战略要地”和“产学研高地”,着力打造“红色大学”、“城市大学”和“应用型大学”三大特色,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应用型本科高校。(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