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湖南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4-16 12:48:30 高考助手网

一、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1、2022年湖南高考历史(历史+不限)类考生上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9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94573名;

2、2021年湖南高考历史(历史+不限)类考生上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95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95683名;

3、2022年湖南高考物理(物理+不限)类考生上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3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21944名;

4、2021年湖南高考物理(物理+不限)类考生上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2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88783名;

5、2020年湖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6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72019名;

6、2020年湖南高考文科类考生上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6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5139名;

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湖南 2022 历史 历史+不限 专科 399 94573 省政府
湖南 2022 物理 物理+不限 专科 332 221944 省政府

2、2021年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湖南 2021 历史 历史+不限 专科 395 95683 省政府
湖南 2021 物理 物理+不限 专科 324 188783 省政府

3、2020年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湖南 2020 理科 - 专科 360 172019 省政府
湖南 2020 文科 - 专科 466 65139 省政府
2024年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jwc.gdfs.edu.cn/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2023年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王牌+特色专业)
2023年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有哪些(附专业名单)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统计(附专业招生人数)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最低分数线录取是多少(2022年各省最低位次和分数线)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2023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在湖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3原创)

三、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省教育厅直属的华南地区唯一一所公办女子高职院校,创办于1981年。2020年4月,学校被确定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5年以来,学校被认定为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省安全文明校园、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省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建设基地、全国家庭教育学会广州培训基地、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学校目前处于一校三区的发展格局,现建有番禺校区和海珠校区,清远省职教城校区正在筹建中。番禺校区毗邻广州亚运城,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腹地,校园环境幽雅,办学条件优良,教学设施完善。海珠校区在广州塔附近,2016年3月获省人社厅批准为“第二批区域性(特色性)创业孵化基地”,成为省级区域共享型的“广东女性创新创业基地”,并纳入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体系一并建设。学校还与番禺区教育局共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番禺附属幼儿园,是一所公办的全日制改革示范园。学校现有在校生8900余人,设有教育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旅游商贸学院、应用设计学院、管理学院等五个全日制二级学院,另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创业学院,开设专业近30个。建有136个校内实训室,17个实训基地,20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图书馆藏书50多万册。 学校拥有一支专业、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47名;聘请国家级、省级行业大师3名,省级高层次技能型企业兼职教师36名。校内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占83%,具有高级职称的占39.27%,已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占75.3%。各专业都有一批年富力强的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并聘请校外的专家、企业家和业内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学校全力推进“三维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2年12月,学校联合近百家政府机构、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社会组织和高等院校、中职学校,牵头打造了我国首个女性职业教育集团——广东女性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了政、行、校、企多方联动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2016年3月,学校又牵头成立广东巾帼创新创业联盟,海珠校区建设成省级区域性、特色性“创业孵化基地”。学校是广东省委党校唯一指定的中青年女干部培训基地,从1991年开始,已连续培训58期学员,为广东乃至新疆、西藏培养中青年女干部近3000名。学校还与港澳地区及日、美、德、澳等国多个高校和妇女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广东省多所知名大学合作举办本科班。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高尚品德、高雅气质和高新技能的创新性女性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发挥性别优势,创建女校品牌,形成以女性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大力发展妇女干部教育、妇女技能培训、妇女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女性终身教育的多形式的办学格局。学校将“创新强校工程”作为提升质量的重要抓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拥有教育部骨干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10个,学前教育、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企业管理等4个专业群获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4个,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17个(含省级公共实训中心4个),校企共建协同育人中心(创新中心)7个。近五年学生参加全国和全省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共获奖169项。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就业率历年保持在98%以上。第三方机构独立调查显示,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达98%以上,远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建校以来,学校在开发女性潜能、促进女性就业、探索女性特色教育、推进男女两性和谐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各级领导对女院给予亲切关怀,张德江、汪洋、陈慕华、彭珮云、顾秀莲等党和国家*,朱小丹、卢瑞华、张帼英、李鸿忠、刘玉浦、林少春、温兰子、雷于蓝、覃伟中等省领导曾多次莅临学校视察,对学校办学给予高度评价并寄予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