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湖南高考填志愿 > 正文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招生计划在湖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原创)

2024-06-16 10:56:08 高考助手网

一、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湖南招生计划专业代码和人数

1、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湖南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2、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湖南的电子商务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6人;

3、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湖南的软件工程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6人;

4、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湖南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6人;

5、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湖南的软件技术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6、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湖南的软件技术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5人;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招生计划在湖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原创)

二、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招生计划在湖南的招生和人数代码

1、2022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湖南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3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人力资源管理 湖南 2022 / 本科 001 5 历史+不限 历史
电子商务 湖南 2022 / 本科 002 5 历史+不限 历史
人力资源管理 湖南 2022 / 本科 004 2 物理+不限 物理
电子商务 湖南 2022 / 本科 005 6 物理+不限 物理
软件工程 湖南 2022 / 本科 006 6 物理+不限 物理
智能科学与技术 湖南 2022 / 本科 007 6 物理+不限 物理
软件技术 湖南 2022 / 专科 003 5 历史+不限 历史
软件技术 湖南 2022 / 专科 008 5 物理+不限 物理

2、2021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湖南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3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人力资源管理 湖南 2021 / 本科 001 5 历史+不限 历史
电子商务 湖南 2021 / 本科 002 5 历史+不限 历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湖南 2021 / 本科 001 5 物理+不限 物理
软件工程 湖南 2021 / 本科 002 5 物理+不限 物理
人力资源管理 湖南 2021 / 本科 003 5 物理+不限 物理
电子商务 湖南 2021 / 本科 004 5 物理+不限 物理
软件技术 湖南 2021 / 专科 003 5 历史+不限 历史
软件技术 湖南 2021 / 专科 005 5 物理+不限 物理

3、2020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湖南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3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湖南 2020 / 本二 01 3 - 理科
软件工程 湖南 2020 / 本二 02 2 - 理科
人力资源管理 湖南 2020 / 本二 01 2 - 文科
电子商务 湖南 2020 / 本二 02 3 - 文科
软件技术 ((收费28000元/年)) 湖南 2020 / 专科 03 10 - 理科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招生计划在湖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招生计划在陕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甘肃高考多少分能上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招生计划在河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招生计划在湖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招生计划在山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招生计划在浙江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大连东软信息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江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三、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最新学校简介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东软出资举办的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医学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地处大连软件园核心区域,占地面积83.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9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教职工800余人。学校基于中国IT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紧密把握市场机遇、瞄准产业发展前沿,聚焦“泛IT+健康医疗科技”领域,设置了14个教学机构,35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在办学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特色高职为辅,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学校以“教育创造学生价值”为理念,构建了产教融合、面向应用的办学体制,形成了校企合作、协同共赢的运行机制,创造性地提出并在全校范围实施了TOPCARES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企业需求的互补对接。 2000年建校之初,学校就明确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