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江苏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沙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5-09 04:31:12 高考助手网

一、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沙学院

1、2022年江苏高考历史(历史+不限)类考生上长沙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0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2917名;

2、2021年江苏高考历史(历史+不限)类考生上长沙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1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2763名;

3、2022年江苏高考物理(物理+化学)类考生上长沙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8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24813名;

4、2022年江苏高考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类考生上长沙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9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10571名;

5、2021年江苏高考物理(物理+化学)类考生上长沙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6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16837名;

6、2021年江苏高考物理(物理+不限)类考生上长沙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8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02728名;

7、2021年江苏高考物理(物理+不限)类考生上长沙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8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99739名;

8、2020年江苏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长沙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3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05705名;

9、2020年江苏高考文科类考生上长沙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33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7715名;

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沙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长沙学院在江苏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长沙学院在江苏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江苏 2022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507 32917 省政府
江苏 2022 物理 物理+化学 本科 482 124813 省政府
江苏 2022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493 114387 省政府
江苏 2022 物理 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497 110571 省政府
江苏 2022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502 105510 省政府

2、2021年长沙学院在江苏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江苏 2021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514 32763 省政府
江苏 2021 物理 物理+化学 本科 469 116837 省政府
江苏 2021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484 102728 省政府
江苏 2021 物理 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484 102728 省政府
江苏 2021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487 99739 省政府

3、2020年长沙学院在江苏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江苏 2020 理科 - 本二 337 105705 省政府
江苏 2020 文科 - 本二 330 27715 省政府
2024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沙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长沙学院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jwc.ccsu.cn/
长沙学院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长沙学院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2023年长沙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值得报考吗
2023年长沙学院是985还是211大学 是否入选
2023年长沙学院是几本大学 是一本还是二本
2023年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沙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3年吉林高考多少分能上长沙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长沙学院招生计划在河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3原创)
长沙学院招生计划在重庆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3原创)
长沙学院招生计划在甘肃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3原创)

三、长沙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长沙学院创建于1970年,2004年由原长沙大学(专科)升格为本科院校,是长沙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唯一一所本科高校,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以市为主管理”体制。学校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湖南省文明高校。学校坐落于浏阳河畔,占地约1970亩,校园湖光山色,风景秀美,为“湖南省园林式单位”,被誉为“最美大学校园”。学校距长沙火车站10公里,距高铁长沙南站15公里,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25公里,地铁3号线设长沙大学站,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学校校舍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2.3亿元,藏书146.8万册。现有14个学院,49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生15632人,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423人。学校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坚持“两型”(教学型和应用型)“两性”(地方性和多科性)和“一体两翼”办学定位,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以工程应用类学科专业群为主体,文化创意类与现代服务类学科专业群为两翼,理、工、文、管、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有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7个、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1个。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特色专业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省级实践教学平台34个,建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我校现有教职工1160人,其中专任教师93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14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5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5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38%,位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拥有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等20余人次,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省科技领军人才、省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中青年专家、省12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人选、省“*”人选、省100个科技创新人才、省青年芙蓉学者、省湖湘青年英才、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芙蓉教学名师等90余人次。学校重视和鼓励本校学术骨干兼任外校研究生导师,目前有85位教师被省内外高校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协同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20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服务省委省政府“两山”(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建设重大决策部署,与湖南广电、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共建马栏山新媒体学院,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学校生源质量好,高分段考生数量逐年增加。2020年我校在湖南省内进入本科一批招生录取;2021年湖南省实施新高考,我校在湖南省历史类、物理类各专业组平行一志愿投档线均位列省内新升一本院校首位。近五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和技能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248项,其中全国性一等奖98项、二等奖173项。2015年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我校以全国排名第2的总成绩荣获“优秀院校奖”,且为湖南省唯一连续5年、累计6次获此殊荣的高校,累计获国家等级奖73项(其中一等奖14项)。近五年,我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近90%,居全省高校前列。2014年至2020年,连续三届荣获“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称号。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建有国际合作科研平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长沙工作站、省重点实验室、省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16个。2010年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共计1966项,纵向科研项目经费近2亿元。学校教师承担国家自科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0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807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4项,其中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国家级)1项,省科学技术奖16项(包括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省自然科学三等奖7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包括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文化和旅游部优秀研究成果(旅游类)优秀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30项。学校始终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和使命,紧密围绕现代化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