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江苏高考填志愿 > 正文

南京中医药大学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2024-01-25 11:42:34 高考助手网

想要报考南京中医药大学的考生和家长一定想知道南京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口碑如何。为了让考生和家长有一个全面对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了解,高考助手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南京中医药大学基本资料和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口碑评价,供各位考生参考,希望能帮助到考生和家长。

南京中医药大学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一、南京中医药大学口碑评价怎么样

1.护理专业就业很好,其他药学还不错,经管也还蛮不错。

2.就业前景很可观的,因为学校在医药城,可以方便就业的啊!

3.还行吧,我就是这个学校的,宿舍设施挺好的。

4.学院还算ok吧,师资的话有几个确实很不错的。 就业还行吧貌似,不过考研的还蛮多的。

5.就业前景是不错的,感觉可能要比中医学或中西医结合还好一点。

6.住宿条件很好 学习氛围也不错 就是设施不完善 离市区远了点。

7.学校的心理学专业挺好的,学风整体是不错的,据我所知,师资队伍也不错的,就业情况不太了解,考研的话,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了考研。

8.挺好的,南京中医药大学。

9.我就是南中医经管院的学生,跟你的国贸是一个院的,我个人觉得这个专业还是不错的,经管院的就业率一直不比其他专业差。学校的药学院很好。

二、南京中医药大学特色专业名单

序号评级名称数量专业/学科名称
1国家重点学科5中医学(培育),中医内科学(培育),中医医史文献,中药学,中医儿科学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学科14中医肛肠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脾胃病学,中医护理学,中医文献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药用植物学,针灸学,中医肝胆病学,温病学,中医妇科学,方剂学,中医儿科学
3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8人文医学,公共管理,生物学,医学技术,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4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2药学,临床医学
5校级重点学科(二期)11中医全科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医教育学,应用心理学,思想教育政治,医药经济与管理,工商管理,医学神经生物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中医眼科学,药学
6江苏省重点学科8针灸推拿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学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19中医心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皮肤病学,中医药管理学,中医文化学,中医药信息学,中药资源化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推拿学,中医养生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肿瘤病学,中医痹病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临床中药学,伤寒学,中医诊断学
8校级重点学科(一期)11应用语言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健康养生学,中医五官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心理学,思想教育政治,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西医结合基础
9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8中药分析学(培育),中医全科医学(培育),中医眼科学,中医急诊学,中医肺病学,中医肛肠病学,针灸学,中医肿瘤病学
10“十四五”校级重点学科1马克思主义理论
11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护理学(老年护理),康复治疗学(老年康复),中医学(妇产科学),中医学,中医学(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3一体化),护理学,康复治疗学(中外合作办学),康复治疗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学(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医学(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中西医临床医学
12“中药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中药资源与开发”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中药制药”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中药学类(中药学、中药制药、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本博贯通联合培养)
13“药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药物制剂”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药学类(药学、药物制剂)
14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7眼视光学,中医儿科学,医学信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中外合作办学),药事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助产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中医养生学,应用心理学,临床医学,制药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中外合作办学),生物制药(分子生物学—药物研制)(中外合作办学)
15“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公共管理类
1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三、南京中医药大学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学校于2017年入围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建校之初,学校即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培养输送了第一批师资,编撰、制订了第一套教材和教学大纲,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的确立和推广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被誉为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肩扛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着力推进卓越医生(中医学9年本博一贯制、“5+3”创新拔尖人才)、卓越科学家(中药学“4+5”本博连读创新拔尖人才)和卓越工程师(中药学/药学本硕连读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设有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药学院、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养生康复学院、护理学院、卫生经济管理学院、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及第一、二、三临床医学院等教学机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全面合作,共建“新中药学院”(中药学“4+5”本博连读9年制)。拥有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附属南京中医院、附属南京医院等6个直属附属医院,29个非直属附属医院、4个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和3所附属药业(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位元堂药业控股有限公司),各类教学及毕业实习基地逾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