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江西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上海电机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04-16 05:10:58 高考助手网

一、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上海电机学院

1、2022年江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上海电机学院(中外合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2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9607名;

2、2022年江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上海电机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2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6198名;

3、2021年江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上海电机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4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30261名;

4、2020年江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上海电机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6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26761名;

5、2020年江西高考理科类考生上上海电机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1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555名;

6、2022年江西高考文科类考生上上海电机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4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9002名;

7、2021年江西高考文科类考生上上海电机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7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696名;

8、2020年江西高考文科类考生上上海电机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61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6789名;

9、2020年江西高考文科类考生上上海电机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414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3679名;

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上海电机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二、上海电机学院在江西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上海电机学院在江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江西 2022 理科 本一 524 39607 市政府
江西 2022 理科 本一 529 36198 市政府
江西 2022 文科 本一 540 10177 市政府
江西 2022 文科 本一 543 9002 市政府

2、2021年上海电机学院在江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江西 2021 理科 本一 547 30261 市政府
江西 2021 文科 本一 578 7696 市政府

3、2020年上海电机学院在江西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江西 2020 理科 本一 563 26761 市政府
江西 2020 理科 专科 417 7555 市政府
江西 2020 文科 本一 561 6789 市政府
江西 2020 文科 专科 414 13679 市政府
2024年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上海电机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上海电机学院招生计划在陕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上海电机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上海电机学院招生计划在河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上海电机学院在云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上海电机学院招生计划在重庆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上海电机学院有哪些专业比较好 附2024年开设专业一览表
上海电机学院教务系统官网登录入口:http://jwgl.sdju.edu.cn
上海电机学院怎么样 口碑和学校评价好不好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王牌+特色专业)
2023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上海电机学院(附2022-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上海电机学院在江苏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2-2018)

三、上海电机学院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上海电机学院是一所面向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理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院校。学校成立于1953年,由原第一机械工业部电器工业管理局筹建,并由上海中学、上海工业学校、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部分师生组建而成。学校初时校名为上海电器制造学校,先后历经了上海电机制造学校、上海电机制造技术专科学校、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演进。学校1985年在全国首批试点举办五年制技术专科教育,200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高职高专院校。2004年,上海机电工业学校和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并入学校;同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上海电机学院,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1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2020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坚持“技术立校,应用为本”办学方略,坚持产教融合发展,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通过产学研深层次、制度化合作,努力打造符合上海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服务上海先进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发展需要,具有技术应用型本科内涵实质和行业大学属性特征的特色型高等院校,致力于将学校建设成为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培养基地、校企合作及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基地、装备制造业企业在职员工教育培训基地和体现装备制造业领域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的研发基地。学校拥有临港、闵行两大校区,校园面积1147亩,现有全日制硕、本、专科在校生13000余名。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40.5万册,电子图书165.9万册。学校实行校院(部)二级管理体制,下设14个二级教学单位,围绕产教融合与中国重燃、上海电气、临港集团等企业集团合作推动建设临港新片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临港明戈新型电机电控产业学院、上海电气李斌技师学院等特色学院。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知识精、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解决企业一线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现有能源动力、国际商务、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5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39个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上海市示范性全英语专业1个,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是全国首批CDIO试点院校和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聚焦教学核心环节,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奖项,入选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学校通过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式打造技术应用型师资队伍,拥有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才、国家杰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领军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现有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55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32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3.7%)。学校学科建设紧密围绕聚焦服务智能制造和装备制造行业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工学为主体,管理学、经济学为两翼,理学、文学、艺术学等为支撑的“面向社会、服务行业、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技术应用型学科体系,重点建设“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等学科。学校建有各级各类重点学科1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为上海市Ⅳ类高峰学科,“机械工程”为上海市Ⅱ类高原学科,“电气工程”为上海市一流学科监测建设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学科。学校长期紧贴先进制造业行业发展,致力于建设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学校“大锻件制造技术工程中心”被列入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大件热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向模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被列入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学校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与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临港集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等方面密切合作。学校在长三角地区建有8个技术转移分中心,推进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学校大力开展“三创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近五年学校学生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科技创新创业竞赛、职业技能竞赛等奖项1170余项,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