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江西高考分数线 > 正文

湖北师范大学在江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06-16 14:33:59 高考助手网

一、湖北师范大学在江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湖北师范大学在江西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9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52447名;

2、湖北师范大学在江西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51504名;

3、湖北师范大学在江西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46014名;

4、湖北师范大学在江西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1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40646名;

5、湖北师范大学在江西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8812名;

6、湖北师范大学在江西2022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2091名;

7、湖北师范大学在江西2021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1296名;

8、湖北师范大学在江西2020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51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9498名;

9、湖北师范大学在江西2019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9160名;

10、湖北师范大学在江西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8428名;

湖北师范大学在江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二、湖北师范大学在江西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湖北师范大学在江西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江西 理科 本二 509 52447
2022 江西 文科 本二 535 12091

2、湖北师范大学在江西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1 江西 理科 本二 515 51504
2021 江西 文科 本二 565 11296

3、湖北师范大学在江西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0 江西 理科 本二 532 46014
2020 江西 文科 本二 551 9498

4、湖北师范大学在江西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9 江西 理科 本二 521 40646
2019 江西 文科 本二 560 9160

5、湖北师范大学在江西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8 江西 理科 本二 525 38812
2018 江西 文科 本二 573 8428
湖北师范大学在江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在海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湖北师范大学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湖北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在吉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在湖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湖北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在贵州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湖北师范大学招生计划在福建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湖北师范大学在福建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北师范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湖北师范大学在贵州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湖北师范大学在新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在安徽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三、湖北师范大学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为主要学科门类,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的省属重点本科高等师范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建设高校、湖北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位于黄石市中心城区,规划占地2002亩,校舍总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襟江带湖,含山蓄水,绿茵广场、曲径小道、花坛公园、楼台亭榭、形象雕塑、书画走廊等自然人文景观错落有致,相映成辉,风光宜人,环境优美,曾被评为“湖北省绿化先进单位”“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安全文明单位”“湖北省园林式单位”“湖北省文明校园”和“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是读书治学和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设有19个教学科研单位,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70个本科专业。建有1个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品牌专业,8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