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江西高考填志愿 > 正文

南宁学院招生计划在江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原创)

2024-06-15 10:16:25 高考助手网

一、南宁学院在江西招生计划专业代码和人数

1、南宁学院在江西的土木工程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

2、南宁学院在江西的市场营销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

3、南宁学院在江西的会计学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

4、南宁学院在江西的财务管理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

5、南宁学院在江西的质量管理工程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

6、南宁学院在江西的会计学专业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

南宁学院招生计划在江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原创)

二、南宁学院招生计划在江西的招生和人数代码

1、2022南宁学院在江西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4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土木工程 江西 2022 / 本二 18 3 - 理科
食品质量与安全 江西 2022 / 本二 20 3 - 理科
工商管理 江西 2022 / 本二 24 3 - 理科
市场营销 江西 2022 / 本二 25 3 - 理科
会计学 江西 2022 / 本二 26 3 - 理科
财务管理 江西 2022 / 本二 27 2 - 理科
质量管理工程 江西 2022 / 本二 29 3 - 理科
工商管理 江西 2022 / 本二 24 2 - 文科
会计学 江西 2022 / 本二 26 3 - 文科
财务管理 江西 2022 / 本二 27 2 - 文科
质量管理工程 江西 2022 / 本二 29 3 - 文科

2、2021南宁学院在江西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4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工商管理 江西 2021 / 本二 23 2 - 文科
会计学 江西 2021 / 本二 25 2 - 文科
财务管理 江西 2021 / 本二 26 2 - 文科
质量管理工程 江西 2021 / 本二 28 3 - 文科
土木工程 江西 2021 / 本二 17 3 - 理科
食品质量与安全 ((不招色盲、色弱、弱视考生)) 江西 2021 / 本二 19 2 - 理科
工商管理 江西 2021 / 本二 23 2 - 理科
市场营销 江西 2021 / 本二 24 2 - 理科
会计学 江西 2021 / 本二 25 3 - 理科
财务管理 江西 2021 / 本二 26 2 - 理科
质量管理工程 江西 2021 / 本二 28 2 - 理科

3、2020南宁学院在江西的招生计划和人数代码4

专业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批次 专业招生代码 招生计划人数 选科要求 科目
质量管理工程 江西 2020 / 本二 35 2 - 文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江西 2020 / 本二 18 2 - 理科
土木工程 江西 2020 / 本二 24 2 - 理科
食品质量与安全 江西 2020 / 本二 26 2 - 理科
质量管理工程 江西 2020 / 本二 35 2 - 理科
南宁学院招生计划在江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南宁学院招生计划在浙江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南宁学院在江西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南宁学院在重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重庆高考多少分能上南宁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南宁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南宁学院招生计划在陕西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南宁学院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海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南宁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南宁学院招生计划在安徽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南宁学院在黑龙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南宁学院招生计划在重庆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三、南宁学院的最新学校简介

南宁学院的前身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1985年创办的邕江大学,2009年,南宁威宁集团以股份制的形式参与办学,成为共同举办者,双方在章程中明确不从办学中获取经济回报;2011年,合作共建的新校区投入使用;2012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更名为南宁学院。学校现设二级学院12个,开办本科专业29个,覆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等4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4337人,其中本科生13022人。办学思路 学校坚持******办学方向,坚持非营利性办学原则,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升本以来,学校积极探索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道路,贯彻“应用型、开放式、新体验”的办学理念,以“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为主题,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专业与课程建设,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重心,铸造应用型特色之魂、立稳服务地方发展之根、强固产教融合之本,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