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吉林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吉林576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2024-06-15 01:18:32 高考助手网

俗话说“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吉林高考出分后,考生和家长再次面临志愿大考:如何能把拼搏得来的分数运用得当,上如愿大学?此篇攻略帮大家介绍关于吉林576文科能上什么大学,具体可以报考哪些公办大学,以及如何根据分数选择适合的大学。

吉林576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吉林576文科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高考根据分数选择大学,分为分差法和位次法,我们有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得知,吉林文科576分能上的大学名单有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四川大学,今年吉林576分高考有哪些冲稳保院校名单呢,可以在下面系统一键生成:

高考Ai志愿助手:网站功能数据最全的网站,系统功能比较齐全,内含20余个功能模块,从分数录取到院校专业介绍,涵盖全部填报筛选大学的功能组,为考生及家长节约筛选时间,通过高考志愿智能推荐、志愿咨询、前辈观点等板块,高考考生可以进一步明确自身的高考目标院校。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zy.gkjzy.com/

二、吉林576分文科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62 683
2 浙江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91 158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73 421
4 同济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78 331
5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72 444
6 武汉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87 199
7 南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80 295
8 华中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70 487
9 华东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62 683
10 上海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62 683
11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62 683
12 厦门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73 421
13 天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63 646
14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66 570
1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71 461
16 中山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69 500
17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79 310
18 四川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64 630

高考志愿提档代表被录取了吗

高考志愿提档不等于录取,提档只是说明达到院校的提档线,但是提档的比例通常不是1:1,也就是说提档的人数会超出录取人数,这时如果分数排名靠后,就不会被这个专业录取。

此时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选择了服从专业调剂,可能被调剂到该院校的其他专业,另一种是不服从专业调剂,直接退档,按照院校志愿顺序重新投档至其他院校。

其实高考考生的档案被高校提档,又被高校退回,是很正常的事情。当高考考生的分数达到所报院校的提档分数线时,很可能会被提档。根据规定,我国高校的投档比例一般都是在05%-120%之间,也有极少部分高校的投档比例是按100%。所以高考志愿提档中分数靠后的同学就很可能被退档。

吉林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名单分数
吉林高考第一名是谁2024年 附往年高考状元分数
吉林历年高考状元是谁及分数多少分
吉林高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成绩
2024年吉林高考状元名单是谁多少分
2024年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吉林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吉林白山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吉林长春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吉林白城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吉林松原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吉林通化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三、近几年吉林文科576分录取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62 683
2 浙江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91 158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73 421
4 同济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78 331
5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72 444
6 武汉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87 199
7 南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80 295
8 华中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70 487
9 华东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62 683
10 上海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62 683
11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62 683
12 厦门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73 421
13 天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63 646
14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66 570
1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71 461
16 中山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69 500
17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79 310
18 四川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2 564 630
19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68 1117
20 华中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83 688
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68 1117
22 北京理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88 575
23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64 1253
24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82 713
25 天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83 688
2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90 528
27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84 661
28 中山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79 799
29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62 1333
30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78 824
31 四川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69 1086
32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91 505
33 山东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80 770
34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68 1117
35 中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72 1013
36 湖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72 1013
37 重庆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76 889
38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90 528
39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88 575
40 吉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69 1086
41 华中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63 1287
4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69 1086
43 上海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71 1043
44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69 1086
45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79 799
46 南京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64 1253
47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72 1013
48 陕西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61 1362
49 华南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63 1287
50 东北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63 1287
51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1 586 617
52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87 1002
5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8 1381
54 中山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吉林 2020 580 1287
55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89 930
56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80 1287
57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82 1208
58 中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87 1002
59 湖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87 1002
60 吉林大学(只招有志愿考生其它)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5 1969
61 吉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85 1090
62 华中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4 1569
63 大连理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5 1525
6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4 1569
65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86 1049
66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86 1049
67 中央民族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吉林 2020 564 2036
68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91 869
69 苏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82 1208
70 南京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8 1381
71 东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80 1287
72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8 1828
73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1 1699
74 中国海洋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8 1828
75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9 1338
76 深圳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0 1747
77 暨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6 1473
78 陕西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9 1338
79 兰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9 1338
80 华南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7 1422
81 武汉理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4 2036
82 首都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3 1612
83 河海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6 1919
84 西南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4 1569
85 西北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80 1287
86 北京语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7 1422
87 西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9 1784
88 湖南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3 1612
89 哈尔滨工程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4 2036
90 郑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3 1612
91 北京林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7 1876
92 中国药科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4 2036
93 安徽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0 1747
9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9 1784
9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0 1747
96 西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9 1338
9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3 1612
98 云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2 1660
99 福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3 2100
10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0 1747
101 南昌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7 1876
102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89 930
103 长安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9 1784
104 中国矿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5 1969
105 南京邮电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3 2100
106 南京审计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88 968
107 大连海事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3 1612
10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0 1747
109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7 1876
11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7 1876
111 辽宁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4 1569
112 上海政法学院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0 1747
113 重庆邮电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1 2226
114 东北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6 1473
115 上海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6 1919
116 海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4 2036
117 南京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2 2153
118 贵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1 2226
119 天津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7 1876
120 宁波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0 1747
121 天津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4 2036
122 江西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1 2226
123 北京工商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7 1876
124 山东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0 1747
125 浙江工商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72 1660
126 大连外国语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5 1969
127 青岛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1 2226
128 中国计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3 2100
129 江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1 2226
130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83 1162
13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吉林 2020 562 2153

高考志愿填报流程方法及注意事项详解

学校、地域、专业哪个最重要?

第一是专业

1、专业决定了孩子大学四年需要学习的课程。高中时一门课程不喜欢,就已经痛苦不堪。而若选错专业,可能需要面对的就是几十门不喜欢的课程了。所以不说一定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但至少不能选择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专业。

2、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所要从事的工作及发展前景、工资收入。尤其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孩子,毕业后买房、结婚、生子,需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就更为关键了。举个例子:985/211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硕士毕业,应届生平均工资大致在20万左右,拿到30多万的也大有人在;如果是英语专业,能拿到12万就已经是非常优秀的了。而且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差距会越拉越大。

第二是地域

主要看水土是否适应。

最后是学校

排名靠前的学校是否一定比排名靠后的好?

不一定。地域和专业的影响也很巨大,如北大排名是在厦大之前,但就会计专业而言,厦大却在北大之上。地域方面,如西北大学是211院校,排名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之前,但若是在杭州就业,西北大学的学生未必就比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更有优势。

重点、一本、二本、专科院校的区别在哪?

主要在于学习氛围、教学质量、就业状况等方面,但这些都是隐性的,还得看学生自身的情况,很多专科类院校毕业的学生素质同样很高。不过有两点是最直白的:

一、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考试。有些岗位明确要求只能985/211院校毕业生报考。非此类学生即便再优秀,还是连考试的资格也没有。

二、校园招聘。很多名企、大企业,只在名校招聘。而且这些企业大都不进行社会公开招聘。什么意思?就是如果你所在院校或者专业不是足够优秀的话,你可能连参加这些企业招聘的资格都没有,无论你有多么优秀。

高考发挥失常,是否应该复读?

两种情况:

一、原本能考北大,结果只考了复旦;原本能考浙大结果只考了厦大。也就是,虽然发挥失常,但仍然还在同一档次之内。这种情况,我建议不要复读。首先,这个影响并不大,尤其若是考虑专业和地域的影响,学校之间几个名次的差距并没有多大意义;其次,即便复读一年,也不一定能考的更好;第三,当今社会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瞠目,智能手机、电商、O2O、微信、支付宝、滴滴、共享单车、直播、今日头条、人工智能等等,几乎每三五年就一个大变样。一年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早一年步入社会,还能把握更多机会。

二、原本能考985/211院校,结果只考了普通本科;原本能考本科,结果只考了专科。这种情况,我建议复读。

是否应该冒险冲刺排名更高的院校?

若是处在985/211院校和普通一本、一本和二本、本科与专科等线上,就冒险冲一下;如果是同一档次则没必要。同一档次的学校专业更重要,先确保拿到理想的专业。

是否应该选择专业调剂?

如果是为了冲刺更高院校,就应该选择专业调剂;如果不是则不要选,专业是第一位的。

先入校,后调剂。有些孩子认为我可以先报个差一点的专业,等考入大学之后我再申请调到其他好的专业。大学确实是有这样的政策的,但不是你想调剂就能调剂的。首先他有名额限制,其次要看成绩,要知道这样想的人并不止一个,能考入同一所大学,成绩方面都差不多,所以要想实现调剂,并不比高考来的轻松。

志愿填报的方法流程

可分为三步:定专业、划地域、选学校。选学校最简单,在成绩容许的情况下在划定的地域内择优选择即可。难度主要在定专业和划地域两块。

如何选择专业?

选择专业主要就看两点:一是性格倾向;二是家庭条件。家庭条件好,孩子毕业后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选择专业时可以更侧重于孩子的兴趣爱好。如果家庭条件一般,孩子毕业后要靠自己的能力买房结婚。那么,选择专业时就要尽量选择好就业、高收入的专业。

普通家庭孩子,确定专业要考虑哪些因素?

一、目标生活城市。

首先,选择的专业一定要在目标生活城市有发展前景。很多孩子想在毕业后回老家,结果毕业后才发现,自己所读专业在老家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有一些孩子,想考公务员,结果报考时才发现,自己所读的专业在目标生活城市根本没有可以报考的岗位。

其次,目标生活城市决定了孩子需求的最低经济收入。生活城市一旦确定,房贷、车贷、孩子教育、家庭日常开支等数据基本也就确定了。这笔开支是无可避免的。如果孩子所选专业,其就业前景无法满足这一开支,最终就只能放弃专业,跨行业就业。最低经济收入这个数据是可以精准的计算出来的,虽然时间上有一定出入,但仍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

二、专业前景。

该专业能从事的工作岗位有哪些,在目标生活城市应届生平均工资水平,工作五年后的平均工资水平,这些都是可以精准的统计出来的。

三、性格倾向。

四、以上三个因素,选出符合自己要求的专业。

志愿填报有哪些陷阱?

一、父母自认为了解孩子,盲目的替孩子决定。

我们接触过不少家长,很多家长认为自己了解孩子,上来就说我的孩子性格内向、文静,该选择什么专业?结果做完测试,我们和孩子沟通之后发现,其性格完全是外向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相反的情况?主要就是有些家长太过强势,孩子在家中根本就不敢表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在这种环境下的了解,自然不可能准确。

二、父母根据自己的认知,直接替孩子决定。

我们还遇到过这样一些父母,根本不管孩子的想法,直接帮孩子决定。必须要报会计、必须要当老师。我们问“为什么一定要当老师”,“老师好”,“好在哪”,“.......”。连好在哪都不知道,就替孩子决定。这样的家长并不在少数。

各位家长切记,填报志愿一定要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专业。要知道不是读个师范院校就一定能当老师的,学校也会考核、面试。如果孩子本身不喜欢,上大学后不好好学或者性格太过内向,上讲台连话都说不顺,那么又有哪一所学校愿意接受她呢?

三、向老师咨询

老师意见可以参考,但不可依赖。因为从本质上说孩子和老师的目标是违背的。对于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专业;而对于老师而言,有些老师可能更希望孩子选择更好的学校。

四、缺少调查

很多孩子只是听别人说这个专业如何如何好;或者只是稍微百度了一下,就觉得这个专业如何如何好;甚至有的只是在电视剧中看过这个专业多么多么好,然后就盲目的决定了。这是非常危险的,就比如金融、会计、法律、心理学等专业,如果孩子上的只是一个二本类或者专科类的院校,那么真实情况可能与他想象的就要差上十万里了。

五、缺少准备

孩子性格如何、适合的专业有哪些、这些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想去的城市有哪些、这些城市有哪些特色;想去的学校有哪些、这些学校怎么样、选择的专业在这些学校是否有优势等等,这些信息都需要事先调查了解,单靠志愿填报的两天时间根本来不及。

志愿填报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对孩子后续发展的影响之大,可能现在孩子自己都难以想到。但我们长期从事大学生职业发展相关工作,对这一块却最是了解。进入大学后的痛苦迷茫、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无助焦虑,每一年都在真实的上演,我们已经接触过太多太多这样的案例。所以请各位家长务必慎重对待!

最后,祝各位学子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