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吉林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南京大学在吉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一、南京大学在吉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南京大学在吉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4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66名;

2、南京大学在吉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50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27名;

3、南京大学在吉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74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27名;

4、南京大学在吉林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64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86名;

5、南京大学在吉林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74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330名;

6、南京大学在吉林2022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46名;

7、南京大学在吉林2021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22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32名;

8、南京大学在吉林2020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31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07名;

9、南京大学在吉林2019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24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54名;

10、南京大学在吉林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2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38名;

南京大学在吉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二、南京大学在吉林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南京大学在吉林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吉林 理科 本一A 642 366
2022 吉林 文科 本一A 593 146

2、南京大学在吉林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1 吉林 理科 本一A 650 327
2021 吉林 文科 本一A 622 132

3、南京大学在吉林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0 吉林 理科 本一A 674 327
2020 吉林 文科 本一A 631 107

4、南京大学在吉林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9 吉林 理科 本一A 664 386
2019 吉林 文科 本一A 624 154

5、南京大学在吉林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8 吉林 理科 本一A 674 330
2018 吉林 文科 本一A 628 138
南京大学在吉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南京大学招生计划在黑龙江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在安徽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在福建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南京大学在安徽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南京大学招生计划在重庆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南京大学在天津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南京大学招生计划在湖北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在湖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南京大学在重庆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上海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大学(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三、南京大学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及其前身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又在崭新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1996年,南京大学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大学;1999年,南京大学进入国家“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行列;2006年,教育部和江苏省再次签订重点共建南京大学的协议;2011年,教育部和江苏省签署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