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内蒙古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内蒙古582分文科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2024-05-09 19:15:42 高考助手网

俗话说“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内蒙古高考出分后,考生和家长再次面临志愿大考:如何能把拼搏得来的分数运用得当,上如愿大学?此篇攻略帮大家介绍关于内蒙古582文科能上什么大学,具体可以报考哪些公办大学,以及如何根据分数选择适合的大学。

内蒙古582分文科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内蒙古582文科能上什么大学

内蒙古高考根据分数选择大学,分为分差法和位次法,我们有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得知,内蒙古文科582分能上的大学名单有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今年内蒙古582分高考有哪些冲稳保院校名单呢,可以在下面系统一键生成:

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 一般考生填报志愿,大多是根据高考成绩排名和历年录取情况来衡量自己的志愿填报情况,而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为这个过程赋予了科学化和数字化。让考生不再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是能够以分数为基础,尽量使志愿填报更符合自身性格和兴趣,使志愿填报更科学。该系统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统,也是被他们推荐给学生使用的系统,小巧速度快、数据准确、概率值合适,基本上80%的高三学生会使用这个系统。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二、内蒙古582分文科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77 307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1 254
3 同济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6 197
4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79 278
5 武汉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79 278
6 南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90 146
7 北京理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75 339
8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4 221
9 厦门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77 307
10 天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73 384
11 东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2 244
1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73 384
13 中山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0 268
14 重庆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72 394
15 华中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75 339

最新985大学排行榜

序号名称省份
1北京大学北京
2清华大学北京
3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4复旦大学上海
5浙江大学浙江
6国防科技大学湖南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
8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9南京大学江苏
10同济大学上海
1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12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13东南大学江苏
14武汉大学湖北
15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16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17西安交通大学陕西
18南开大学天津
19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20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1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22中山大学广东
23天津大学天津
24厦门大学福建
25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26四川大学四川
27西北工业大学陕西
28山东大学山东
29重庆大学重庆
30中南大学湖南
31吉林大学吉林
32湖南大学湖南
33兰州大学甘肃
34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35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36东北大学辽宁
37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38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3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2023年内蒙古高考状元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分数线
内蒙古历年高考状元是谁及分数多少分
内蒙古高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成绩
2023年内蒙古高考状元名单是谁多少分
2023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内蒙古乌海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内蒙古阿拉善盟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内蒙古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三、近几年内蒙古文科582分录取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77 307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1 254
3 同济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6 197
4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79 278
5 武汉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79 278
6 南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90 146
7 北京理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75 339
8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4 221
9 厦门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77 307
10 天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73 384
11 东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2 244
1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73 384
13 中山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0 268
14 重庆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72 394
15 华中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75 339
1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91 653
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79 1080
18 南开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91 653
19 南开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1 585 834
20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94 616
21 厦门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1 587 782
22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79 1080
2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1 589 713
24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79 1080
25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87 810
26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79 1080
27 中央财经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1 585 834
28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92 632
29 山东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79 1080
30 山东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1 578 1081
31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76 1194
32 中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68 1534
33 湖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79 1080
34 重庆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90 712
35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90 712
36 中国传媒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1 590 683
37 吉林大学(其它)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71 1368
38 上海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79 1041
39 上海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84 865
40 中国农业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80 1040
41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96 563
42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86 833
43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91 682
44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87 810
45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70 1450
46 苏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78 1123
47 东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79 1080
48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76 1194
49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69 1497
50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79 1080
51 深圳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81 1003
52 暨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74 1284
53 兰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77 1152
54 西南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80 1040
55 西北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87 810
56 北京语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68 1534
57 北京化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80 1040
58 郑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69 1497
59 中国药科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76 1153
6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76 1194
61 西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74 1284
62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68 1534
63 长安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73 1323
64 南京审计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77 1152
65 河北工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78 1081
66 山西中医药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75 1195
67 华东政法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91 1366
68 吉林大学(其它)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1 1366
69 华中师范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9 1468
70 西南财经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93 1275
71 苏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0 1424
72 南京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9 1964
73 东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9 1964
74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6 2156
75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5 1659
76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9 1964
77 中国海洋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94 1233
78 华东理工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68 2641
79 深圳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6 1149
80 陕西师范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5 1659
81 华南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2 1815
82 武汉理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9 1964
83 武汉理工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7 1558
84 首都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8 2030
85 河海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9 1964
86 西南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9 1964
87 西南交通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0 1912
88 北京语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9 1964
89 北京语言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4 1703
90 东北师范大学(其它)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3 1759
91 东北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2 1313
92 东北师范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0 1912
93 北京化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7 1107
94 江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5 1659
95 西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9 1964
96 湖南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5 1659
97 郑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9 1964
98 中国药科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7 1107
99 安徽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8 1512
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5 1659
101 西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2 1313
102 西南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9 1468
10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8 2030
104 云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2 1313
105 上海戏剧学院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1 1366
10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7 1558
107 南昌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6 1149
108 长安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9 1964
109 中国矿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6 1149
110 大连海事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0 1424
111 华中农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1 1366
11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6 1149
11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6 1149
114 辽宁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9 1964
115 北京体育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7 1558
116 上海政法学院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9 1964
117 上海政法学院(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1 1858
118 广州中医药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68 2641
119 东北财经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68 2641
120 浙江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0 2521
121 海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3 1759
122 浙江理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2 2391
123 南京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8 2030
124 天津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3 1759
125 宁波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5 1659
126 天津工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5 2214
127 扬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1 2460
128 中国戏曲学院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1 1858
129 上海海事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3 1759
130 东北林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9 1964
131 东北林业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78 2030
132 西安外国语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7 2096
133 西安外国语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2 1815
134 北方工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69 2576
135 南京林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7 2096
136 东北农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7 2096
137 山东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8 2030
138 上海海洋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4 2266
139 青岛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1 2460
140 中国计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73 2325
141 江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6 1607
142 天津外国语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68 2641
143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3 1275
144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5 1659
145 山东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67 2705
146 重庆工商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67 2705
147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68 2641
148 北京联合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68 2641
149 山西中医药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0 1424

高考志愿的服从调剂

在考生志愿信息卡上,每一批次的志愿栏后面都有“服从”栏。设置该栏,是为了增加部分考生被录取的机会。考生当然希望按志愿录取,但是由于受信息材料、预测、决策方法等因素的限制,有的考生会把志愿报得较高,有的考生则处理不好志愿之间的“梯度”关系,以致第一和两个并列的志愿相继落空。“服从”二字绝对不可忽视,特别是对竞争能力较差的考生,更是如此,“服从”二字,有时比第二、第三志愿录取几率还高。

(一) 服从调剂的意义

“服从”栏报考两层意思:一是“学校服从”,当所填的各个志愿学校都未录取你时,是否同意调配到其他院校;二是“专业服从”,当你的档案被某所大学调入后,所填的各个专业均未录取时,你是否同意调配到其他系科学习。考生如果确认“服从分配”,则一方面自己增加了被录取的机会,另一方面接受了必须按调配入学的义务,极可能调剂录取的学校或专业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要有心理准备。填了服从就会按服从在缺额的招生计划中优先调配比较好的学校或专业。服从调配者一旦被录取,就必须到录取你的院校就读,否则,会影响国家招生计划的完成。因此,对于这一栏目,考生既要充分重视,又要慎重对待,表态具体明确。

院校调剂加大同批次录取的机率

院校调剂,简单的说就是志愿未被录取而主动或者被动的接受调剂到其它学校,一般情况下,在你志愿未被录取你选择了服从调剂后,调剂的过程都是院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完成,然后把调剂的结果通知你。

专业调剂录取的另一条"保险带"

专业调剂也称“专业服从”,是指招生学校在录取时对某些专业录取满额,将剩余考生向有空额的专业调拨。对于考生而言,是否在所报专业已录满额情况下,愿意被调剂到其他专业。

“服从专业调剂”扩大了考生本人的录取机会。当考生档案调入某大学后,由于名额所限未被所报专业录取时,若考生“服从专业调剂”,自然扩大了本人被录取的机会。因此,每个考生都应慎重对待。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必须明确表态,不可含糊不清,也不可空着此栏不填。凡“空白”者,均作为“不服从专业调剂”对待。若“服从专业调剂”,希望考生具体写明服从哪些专业或哪类专业,或除哪些专业以外其他任何专业的调配。

对于“服从调剂”,建议考生谨慎进行选择,“调剂”能够加大考生的录取机会,但是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出合理的抉择。

(二) “服从”填报注意事项

“服从”栏填写应注意三点:

1,填写“是否服从”栏目不可含糊不清,要明确表态,也不可空着不填,凡“空白”将按不服从分对待。

2,填写要具体,写明服从哪些学校,哪些专业,可以按自己意愿多写几个具体专业。这样填,有关专业的招生人员容易下决心。

3,有范围的表态,可填报从除哪类院校或除哪些专业之外的任何专业。

多一种选择多一个机会,理性和理智是填报高考志愿的两大法宝。在人生重大选择的十字路口,碰运气、赌命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服从”与“不服从”只一字之差,本无对错之分,重要的是填之有据,适合自己,才不至于后悔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