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内蒙古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内蒙古595分文科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2024-05-10 03:49:51 高考助手网

俗话说“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内蒙古高考出分后,考生和家长再次面临志愿大考:如何能把拼搏得来的分数运用得当,上如愿大学?此篇攻略帮大家介绍关于内蒙古595文科能上什么大学,具体可以报考哪些公办大学,以及如何根据分数选择适合的大学。

内蒙古595分文科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内蒙古595文科能上什么大学

内蒙古高考根据分数选择大学,分为分差法和位次法,我们有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得知,内蒙古文科595分能上的大学名单有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今年内蒙古595分高考有哪些冲稳保院校名单呢,可以在下面系统一键生成:

聚志愿: 包含院校库专业库和职业库的查询功能,院校库内包含全国30个省份的所有统招院校;专业库内包含本科和专科的所有专业信息,职业库内包含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全部职业信息。内设筛选功能,北京用户可通过筛选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gk.juzhiyuan.com/

二、内蒙古595分文科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上海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602 80
2 中国人民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608 45
3 南京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605 63
4 浙江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606 57
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1 254
6 同济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6 197
7 南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90 146
8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4 221
9 东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2 244
10 中山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0 268

二本最好的大学有哪些

二本最好的大学有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于1999年6月由北京轻工业学院、北京商学院、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检测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科技部中国-加拿大联合实验室;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

最好的二本大学有温州医科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12年,是浙江省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在眼科疾病方面的研究与实力非常拔尖,拥有眼科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人才培养能力一流。

各省吃香的二本大学

黑龙江省二本: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

湖南省二本:湘潭大学

吉林省二本:长春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

山东省二本: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

福建省二本: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

山西省二本:山西大学

江苏省二本: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

辽宁二本:中国医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沈阳药科大学

河北二本:燕山大学、河北大学

广东省二本:深圳大学、广东外贸、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

河南省二本: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

云南省二本:昆明理工大学

北京二本: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带大学)

陕西省二本: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延安大学

湖北二本:湖北大学

2023年内蒙古高考状元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分数线
内蒙古历年高考状元是谁及分数多少分
内蒙古高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成绩
2023年内蒙古高考状元名单是谁多少分
2023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内蒙古乌海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内蒙古赤峰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内蒙古阿拉善盟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内蒙古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三、近几年内蒙古文科595分录取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上海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602 80
2 中国人民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608 45
3 南京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605 63
4 浙江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606 57
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1 254
6 同济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6 197
7 南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90 146
8 西安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4 221
9 东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2 244
10 中山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0 268
1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91 653
12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601 447
13 南京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609 307
14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604 385
15 南开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91 653
16 南开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1 585 834
17 北京理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607 327
18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94 616
19 厦门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609 307
20 厦门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1 587 782
21 天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609 292
2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609 307
2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1 589 713
24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87 810
25 中央财经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1 585 834
26 四川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604 385
27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92 632
28 重庆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90 712
29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90 712
30 中国传媒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1 590 683
31 上海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84 865
32 中国农业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80 1040
33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96 563
34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86 833
35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91 682
36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87 810
37 深圳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81 1003
38 西南交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80 1040
39 西北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87 810
40 北京化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80 1040
41 厦门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610 680
42 东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9 708
4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608 734
44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9 708
45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9 708
46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8 734
47 山东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7 770
48 山东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602 907
49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10 680
50 湖南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600 974
51 重庆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10 680
52 中国传媒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603 882
53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5 819
54 华东政法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91 1366
55 吉林大学(其它)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1 1366
56 华中师范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9 1468
5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9 708
5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98 1059
59 上海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8 734
60 中国农业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0 974
61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9 708
62 中央民族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602 907
63 西南财经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93 1275
64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10 680
65 苏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0 1424
66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5 1659
67 中国海洋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94 1233
68 深圳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6 1149
69 陕西师范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5 1659
70 兰州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1 938
71 兰州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98 1059
72 华南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2 1815
73 武汉理工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7 1558
74 西南交通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0 1912
75 西北政法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2 907
76 北京语言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4 1703
77 东北师范大学(其它)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3 1759
78 东北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2 1313
79 东北师范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0 1912
80 北京化工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7 1107
81 江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5 1659
82 湖南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5 1659
83 北京林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9 1018
84 中国药科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7 1107
85 安徽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8 1512
8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0 974
8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5 1659
8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8 1059
89 西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2 1313
90 西南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9 1468
91 云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2 1313
92 上海戏剧学院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1 1366
9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7 1558
94 南昌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6 1149
95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4 850
96 中国矿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6 1149
97 南京审计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8 1059
98 大连海事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0 1424
99 华中农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1 1366
100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6 1149
101 河北工业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0 974
10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6 1149
103 北京体育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7 1558
104 上海政法学院(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1 1858
105 海南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3 1759
106 天津师范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3 1759
107 宁波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5 1659
108 中国戏曲学院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1 1858
109 上海海事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3 1759
110 西安外国语大学(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2 1815
111 江苏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6 1607
112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3 1275
113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B) 公办 文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5 1659
114 山西中医药大学 公办 文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0 1424

高考志愿填报策略及技巧

1、客观评价自己。

考生要凭借高考(课程)成绩、自己的位次、各批次提档线为依据,结合自身的爱好、未来的职业倾向和家庭情况,理智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院校和专业。不妄自尊大也不必妄自菲薄,尤其是对于实行大平行志愿填报地区的考生来说,学校第一志愿以及专业第一志愿填报一定要谨慎。同时几个平行志愿之间也要有合理的拉开一定差距,在大平行的情况下,采取的事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旦实现不了投档就是死档,尽量规避落榜风险。

2、找准考生的位置。

考后知分填报志愿要求考生和家长分析考虑当年的考试情况。每年高考的试题难易程度、考生分数分布情况、报考情况都不一样。不能单纯以高考成绩判断考生的水平,更要结合考生的班级排名、校排名、及本省同科类考生中的具体位置等因素。通过这种多因素比较才能比较准确的判断考生的实际报考水平,千万注意不要单一依靠分数就报考,也许今年你所在地区总体成绩偏低,但是你的排名却很靠前。

3、正确判断高校的层次。

考生填报志愿都要参考当地考试院汇编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录取分数分布统计》,在使用时,不要仅参考一年的录取数据,三年的数据都要认真分析,从中找出规律。其中考生分布密集的中间分数段更能如实反映该院校(专业)的录取情况。另外,大厚本汇总的是往年高考录取情况,不代表今年高考的分数和报考情况。对于2015年的北京考生而言,最大的困难在于北京之前没有可以参考的数据,更需要考生及家长认真分析成绩与排名。

4、规避选择风险

考生在大平行志愿条件下,注意一些细节的选择。比如是否服从志愿调剂?是否服从专业调剂?等等,建议是:服从。应为在大平行志愿下,一旦出现选择窗口,你的选择是不服从,则极大可能是死档,照成当年的技术落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