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内蒙古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宁波财经学院在内蒙古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06-16 05:50:04 高考助手网

一、宁波财经学院在内蒙古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是多少

1、宁波财经学院在内蒙古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25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58172名;

2、宁波财经学院在内蒙古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11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56017名;

3、宁波财经学院在内蒙古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3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56926名;

4、宁波财经学院在内蒙古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53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56333名;

5、宁波大红鹰学院在内蒙古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41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56262名;

6、宁波财经学院在内蒙古2022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69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8747名;

7、宁波财经学院在内蒙古2021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98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8905名;

8、宁波财经学院在内蒙古2020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37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9263名;

9、宁波财经学院在内蒙古2019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39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19252名;

10、宁波大红鹰学院在内蒙古2018年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99分,最低录取位次排名为20523名;

宁波财经学院在内蒙古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二、宁波财经学院在内蒙古2022-2018年录取分数线统计数据

1、宁波财经学院在内蒙古2022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325 58172
2022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369 18747

2、宁波财经学院在内蒙古2021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311 56017
2021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398 18905

3、宁波财经学院在内蒙古2020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0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333 56926
2020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437 19263

4、宁波财经学院在内蒙古2019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9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353 56333
2019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439 19252

5、宁波财经学院在内蒙古2018年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数据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18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341 56262
2018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399 20523
宁波财经学院在内蒙古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宁波财经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宁波财经学院招生计划在福建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内蒙古高考多少分能上宁波财经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宁波财经学院招生计划在内蒙古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宁波财经学院招生计划在广东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2024年新疆高考多少分能上宁波财经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2024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宁波财经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宁波财经学院招生计划在安徽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宁波财经学院招生计划在四川的招生人数和批次代码(2024原创)
宁波财经学院在云南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位次排名(2023-2018)
2024年甘肃高考多少分能上宁波财经学院(附2023-2018最低分数线和录取位次)

三、宁波财经学院学校师资介绍和最新简介

宁波财经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浙江省宁波市,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工、文、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始建于2001年,2008年获批为普通本科高校,2015年成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本科建设试点示范高校,2018年由原校名“宁波大红鹰学院”更名为“宁波财经学院”。学校现有本部校区、杭州湾校区、象山校区等3个校区,占地面积1700余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设有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金融与信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财富管理学院、数字技术与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象山影视学院、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共文体部等教学单位,42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近2万人;拥有教职工千余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89.23%,副高及以上教师占比34.08%,应用型教师占比48.76%,省151人才、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教学名师、市领军拔尖人才等高层次人才近百人。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一流学科3个、市重点学科4个。近三年,获批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