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助手网 > 内蒙古高考分数线 > 正文

内蒙古597分理科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2024-06-16 14:24:34 高考助手网

俗话说“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内蒙古高考出分后,考生和家长再次面临志愿大考:如何能把拼搏得来的分数运用得当,上如愿大学?此篇攻略帮大家介绍关于内蒙古597理科能上什么大学,具体可以报考哪些公办大学,以及如何根据分数选择适合的大学。

内蒙古597分理科能上什么大学,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一、内蒙古597理科能上什么大学

内蒙古高考根据分数选择大学,分为分差法和位次法,我们有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得知,内蒙古理科597分能上的大学名单有上海交通大学(B)、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中外合作)、武汉大学(B)、南开大学、南开大学(B)、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能源类中外合作)、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类专业)、东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今年内蒙古597分高考有哪些冲稳保院校名单呢,可以在下面系统一键生成:

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 一般考生填报志愿,大多是根据高考成绩排名和历年录取情况来衡量自己的志愿填报情况,而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为这个过程赋予了科学化和数字化。让考生不再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是能够以分数为基础,尽量使志愿填报更符合自身性格和兴趣,使志愿填报更科学。该系统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统,也是被他们推荐给学生使用的系统,小巧速度快、数据准确、概率值合适,基本上80%的高三学生会使用这个系统。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二、内蒙古597分理科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上海交通大学(B) 公办 理科/本一B 内蒙古 2022 588 1997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609 994
3 同济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603 1189
4 武汉大学(B) 公办 理科/本一B 内蒙古 2022 591 1793
5 南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602 1230
6 南开大学(B) 公办 理科/本一B 内蒙古 2022 586 2120
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610 958
8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类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2 2415
9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7 2051
10 东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95 1600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3 2336
12 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605 1125

偏远地区的公办二本大学有哪些

偏远地区的公办二本大学有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呼伦贝尔学院、河套学院、赤峰学院、毕节学院、遵义师范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安顺学院;

昭通学院、陇东学院、河西学院、青海民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宁夏理工学院、伊犁师范学院、喀什师范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百色学院、钦州学院;

贵阳学院、凯里学院、铜仁学院、玉溪师范学院、楚雄师范学院、曲靖师范学院、普洱学院、红河学院、大理学院、昆明学院、保山学院、文山学院等。这些地区的院校录取分数线相当要低一些,相比之下还是不错的。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尝试填报。

内蒙古高考状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名单分数
内蒙古高考第一名是谁2024年 附往年高考状元分数
2024年内蒙古高考状元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分数线
内蒙古历年高考状元是谁及分数多少分
内蒙古高考最高分是谁 附历年高考状元成绩
2024年内蒙古高考状元名单是谁多少分
2024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内蒙古乌海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内蒙古赤峰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内蒙古阿拉善盟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2024年内蒙古通辽市高考状元是谁哪个学校最高分多少分

三、近几年内蒙古理科597分录取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科目/批次 省份 年份 最低数 位次
1 上海交通大学(B) 公办 理科/本一B 内蒙古 2022 588 1997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609 994
3 同济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603 1189
4 武汉大学(B) 公办 理科/本一B 内蒙古 2022 591 1793
5 南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602 1230
6 南开大学(B) 公办 理科/本一B 内蒙古 2022 586 2120
7 哈尔滨工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610 958
8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类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2 2415
9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7 2051
10 东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95 1600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583 2336
12 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2 605 1125
13 上海交通大学(B) 公办 理科/本一B 内蒙古 2021 599 1981
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 公办 理科/本一B 内蒙古 2021 608 1500
15 同济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609 1405
16 同济大学(B) 公办 理科/本一B 内蒙古 2021 599 1924
17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607 1548
18 北京师范大学(B) 公办 理科/本一B 内蒙古 2021 590 2497
19 武汉大学(B) 公办 理科/本一B 内蒙古 2021 600 1869
20 南开大学(B) 公办 理科/本一B 内蒙古 2021 606 1549
21 华中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609 1453
22 上海财经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609 1453
23 北京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94 2221
24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605 1637
25 电子科技大学(B) 公办 理科/本一B 内蒙古 2021 583 3004
26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94 2221
27 西安交通大学(B) 公办 理科/本一B 内蒙古 2021 591 2496
28 厦门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604 1698
29 天津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609 1453
30 东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607 1548
31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604 1698
32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88 2716
3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95 2220
34 中山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95 2220
35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605 1637
36 重庆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86 2858
37 广西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1 592 2345
38 上海交通大学(B) 公办 理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95 3218
39 同济大学(B) 公办 理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98 3007
40 武汉大学(B) 公办 理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608 2294
41 南开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6 2437
42 华东师范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4 2570
4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5 4064
44 北京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2 2710
45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11 2126
46 电子科技大学(B) 公办 理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5 4064
47 西安交通大学(B) 公办 理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603 2639
48 厦门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9 2228
49 东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9 2228
50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9 2228
5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9 2228
5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B) 公办 理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5 4064
53 中山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9 2228
54 中央财经大学(B) 公办 理科/本一B 内蒙古 2020 586 3985
55 四川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7 2368
56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7 3900
57 山东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4 3297
58 中南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88 3818
5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6 2437
60 华中师范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2 3451
61 上海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606 2437
62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5 3218
63 广西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0 3635
64 山西医科大学 公办 理科/本一A 内蒙古 2020 595 3218

高考志愿怎么填报最合理

高考志愿梯度的种类和作用

高考志愿梯度包括院校梯度、专业梯度。

1、院校梯度

院校梯度是指同一批院校中,由于院校办学历史、知名度、实力、地域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同一批院校录取分数有高有低,自然形成了录取分数高低的层次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各类院校在投档录取过程中的先后顺序和位置。

因此,考生在同一批次所填的院校志愿之间要参考拟报院校3--5年录取的平均分、平均位次和录取分数段,使所报志愿院校之间录取分数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梯度。

就整体而言,平行院校之间的分数梯度要控制在5--8分,视为合理搭配。

其具体操作为:首先要重点选定一所与本人分数相对应的院校(即稳妥院校)作为平行志愿B,其分数把握为:如若要保证热门或强势专业,本人分数必须达到平行B院校上年录取中上分数段【(平均分+最高分)/2】;

若要保证较好专业,本人分数要达到平行B院校上年录取平均分以上即可;若要满足一般专业,本人分数则应达到平行B院校上年录取中下分数【(平均分+最低分)/2】。

其次要选择一所档次相对较高院校(即冲高院校)作为平行志愿A,专业必须服从调剂,其分数控制为:平行A院校上年录取平均分与平行B院校上年录取平均分的分差控制在5--8分为宜,即可保证中等以上专业。

最后还要选择两所保证录取的院校(保底院校),其分数控制在被本人分数低10分左右。如若考生一心想报平行B院校心仪专业,也可放弃平行A志愿(冲高院校)的机会,把B志愿放到A志愿的位置,就能首先检索保证录取。

填报平行志愿要注意以下三点:(1)录取分数相近的院校不宜作为平行志愿,必须要有梯度(至少有3分之差);(2)本人分数仅达到冲高院校上年录取最低分数时不宜填报;冲高院校半数专业不适合本人所学时也不宜填报;(3)保底院校尽可能选择录取分数相对较低且招生人数较大的院校。

2、专业梯度

除了所填报的学校志愿要有梯度外,同一所学校中的6个专业之间也要有梯度,如果填报的所有专业都集中在同一水平线上,一旦一个不行,很可能就全军覆没。

如果又未填服从专业调剂,就只能被院校退档了。由于专业录取是由高校自主掌控,每所高校的专业分配规则不相同,所以,要设计好专业梯度,关键是要认真研究拟报院校招生章程中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填报专业志愿时,各专业之间要有足够的分数梯度,并按录取分作降阶排列。

运用梯度填报志愿的技巧

1、低分高攀

一是填报提前批次院校。由于提前批次不单独划线,其录取分数完全取决于当年实际报考人数和成绩,往往可能使考生在考分不高的情况下被录取。

二是单设本科批次。国家实行贫困专项定向招生计划,这给全国832个国贫和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农村考生提供了上“985”、“211”工程大学的机会。

由于提前批和单设本科批次实行顺序(梯度)志愿,因此,只要懂技巧,有经验,就能使过重点线的考生上一个更高档次的大学。

三是利用一些院校“降批录取”的机会。由于各种原因,部分第一批招生院校每年都会留出少数招生计划录取第二批本科分数线上的考生。

如有些比较冷门或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的专业,为了完成招生计划,就采取降批录取的办法。又如一些在一批招生的院校,因与校本部不在同一城市,甚至跨省,在录取时有时会降一个批次。

2、交叉突破

就是文科考生报考理工科院校的文科专业,理科考生报考文史类院校的理科专业。这些年随着高校学科建设步伐的加快,原来纯文史类或理工类院校都在朝着类院校的方向发展。

正是由于新开设的非传统类型的专业还不广为人知或虽知但还没有认同,因此,报考的人数相对较少,使考生可以较低的分数被录取。

3、充分注意文理兼招的专业

由于某些文理兼招的专业易为一些竞争力不强的考生所突破,所以填报这些专业可以圆一些考生的院校和专业梦。像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法学等学科门类下边的绝大多数专业都能实行文理兼报。

4、院校之间的分数差不是固定不变的

中、高分考生的选择余地要大一些,批次省控线上边缘考生的选择余地小。

一般来说,梯度主要是由排序在第一的院校A志愿所制约,如果A志愿是冲高的院校或专业,其排序在后的B、C、D(E、F)志愿之间梯度可适当大一些;

如果A志愿是力保的理想院校或专业,其余各院校或专业之间的梯度就要小一些。

5、填报志愿要防止“剪刀差”

即:挑学校时看院校最低分,选专业时挑学校热门专业。考生要知道热(冷)门专业与分数直接相关,本人分数与拟选专业分数要求形成很大反差(称作“剪刀差”),其结果是虽被录取,但却被调剂到了很不满意的专业。